公牒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公牒的拼音:gōng dié

公牒的词语解释

官方文书。
  ·韩愈《袁州申使状》:“每奉公牒,牒尾故牒字,皆为谨牒字,有异于常。”
  ·曾慥高斋漫录》:“一日在厅事,忽睹黄衣人若今之健步者,持公牒立庭下,公命左右皂隶承接。”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广州守将差指使贺承信,捧了公牒到封州将领司投递。”
  ·袁枚《随园随笔•金石》:“·法琬法师碑,书者为左卫翊壹府翊卫刘钦旦。翊一府者,五府之一也。以壹代一,时公牒亦多用之。”

公牒的网络解释

公牒的近义词:

公牒的反义词:

公牒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古诗文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以壹代一,唐时公牒亦多用之。
  • 济源绅耆父老具公牒,乞祀乡贤。
  • 曩时妇人与狗奸事,有公牒,人皆知之。
  • ,起行至池河驿,适邮卒递内使监公牒至。
  • 如从官任使、副,合申六部,六部行移即用公牒
  • 时咨道、景渊虽遁,而膺所上下公牒,仍系其爵名。
  • 濂既游琅琊山,起行至池河驿,适邮卒递内使监公牒至。
  • 金史泰和伐宋,山东盗贼起,被安抚使张万公牒提控督捕。
  • 清冯桂芬《请定射弓尺寸公牒》:“若不明定章程办法,实属两难。
  • 】唐?韩愈《杜君墓志铭》:“纂辞奋笔,涣若不思;公牒盈前,笑语指麾。
  • 公牒城隍神,请去苛政,而后大戒,攻虎旬日,有田夫手毙一虎,后患遂息。
  • 唐韩愈《袁州申使状》:“每奉公牒,牒尾故牒字,皆为谨牒字,有异於常。
  • 《学林?冰》:“愈独判二年,日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言詈辞,狼藉公牒
  • 后符?事发觉,有司遣人持牒往捕,适与捕者遇于途,取捕者公牒去,而捕者昏然不见。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广州守将差指使贺承信,捧了公牒到封州将领司投递。
  • ”宋曾?《高斋漫录》:“一日在厅事,忽睹黄衣人若今之健步者,持公牒立庭下,公命左右皂隶承接。
  • 元和五年,正当俱文珍等宦官势盛之时,而退之《上郑尚书相公启》有‘日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言詈辞,狼藉公牒’云云,可以证‘沟通权阉’之绝无其事矣。
  • 上层刊尚书礼部文牒:“尚书礼部牒/刊尚书礼部牒/谨庆阳府合水县会□院义照□□/来在奉县将相乡周宋庄修盖刹住/□□已纳诜合□□数方□清凉禅院/给到公牒合众/回牒先行倒换毕/牒奉/可特赐清凉禅院□□准/故牒(刊一九宫篆官印)/大定四年陆月拾□日□□之上□升□□佛宫/奉议大夫正堂员外郎刘/朝散大夫行员外郎李/宣武将军□□耶律/郭(刊一竖向长方形九宫篆官印)”。

公的组词(开头是公的词语)

  • 公古哩
  • 公该
  • 公家人
  • 公律
  • 公路网
  • 公事房
  • 公是公非
  • 公葬
  • 公席
  • 公宴
  • 公厅
  • 公事人
  • 公们俩
  • 公卖
  • 公券
  • 公取
  • 公开审理
  • 公符
  • 公耳忘私
  • 公案学

牒的组词(结尾是牒的词语)

  • 最后通牒
  • 宗牒
  • 状牒
  • 转牒
  • 竹牒
  • 照牒
  • 韵牒
  • 鸳牒
  • 鸳鸯牒
  • 玉牒
  • 狱牒
  • 银牒
  • 移牒
  • 瑶牒
  • 沿牒
  • 讯牒
  • 雪牒
  • 选牒
  • 缃牒
  • 限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3116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