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顾绣的拼音:gù xiù
顾绣的词语解释
(顾绣,顾绣)
江·浙间刺绣名。创始于明·嘉靖进士尚宝司丞顾名世家,故名。
▶名世闢露香园于上海城西北隅,其姬某善刺绣,山水人物,鱼鸟花卉,着手如生,极为工巧。顾绣自是驰名。后其艺广传苏·松一带,也称苏绣、松绣,与湖南的湘绣并称于世。
▶《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他说丈夫往南京买货捎来的新兴顾绣。”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毗陵女士沈琼枝,精工顾绣,写扇作诗。”参阅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六。顾绣的网络解释
顧繡gù xiùㄍㄨˋ ㄒㄧㄡˋ
- 明代顧名世之媳繆氏擅刺繡,孫媳韓希孟摹繡古今名畫極為神妙。後顧家中落,名世曾孫女設帳授徒,顧繡之名始著,並對後世陳設性的刺繡形成深遠的影響。後泛指江南一帶的繡品為顧繡。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毗陵女士沈瓊枝,精工顧繡,寫扇作詩。」
顾绣的近义词:
顾绣的反义词:
顾绣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古诗文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刺绣工艺中以“顾绣”为有名。
- 顾绣,相传得于宋代宫廷绣技法。
- 顾绣围猎图轴,清康熙,长97cm,宽46cm。
- 顾绣猎鹰图轴,清康熙,纵96cm,横44cm。
- 露香园绣”,朱印“皇明顾绣”。
- 这就是元隆顾绣绸缎商行的前身。
- 顾绣觅药图轴,清乾隆,长123cm,宽45cm。
- 此图是清代顾绣的典型之作。
- 徽绣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后招徒授技,顾绣之法遂融于蜀绣。
- 顾绣金刚经塔轴,清乾隆,长213cm,宽69cm。
- 顾绣一鹭芙蓉图,清康熙,长152cm,宽41cm。
- 顾绣竹林七贤图轴,清康熙,纵130cm,横44cm。
- 2011年为上海顾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LOGO。
- 顾绣针法外传,顾绣之名震溢天下”。
- 顾绣渔樵耕读图轴,清乾隆,长112cm,宽45cm。
- 当时就有“上海顾绣始于缪氏”之说。
-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
- 顾绣五十三参图册,清初,每开长27cm,宽24cm。
- 此即传世闻名之顾绣。
顾的组词(开头是顾的词语)
- 顾逮
- 顾避
- 顾省
- 顾録
- 顾惭
- 顾哀
- 顾本
- 顾国
- 顾怪
- 顾赖
- 顾化
- 顾讬
- 顾佣
- 顾渚春
- 顾租
- 顾瞩
- 顾属
- 顾犬补牢
- 顾效
- 顾头不顾尾
绣的组词(结尾是绣的词语)
- 豸绣
- 纂绣
- 组绣
- 蠋绣
- 昼绣
- 针绣
- 章绣
- 缯绣
- 粤绣
- 衣绣
- 夜行被绣
- 湘绣
- 文绣
- 铜绣
- 绨绣
- 缇绣
- 苏绣
- 丝绣
- 双绣
- 蜀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4852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 缝缀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岸岸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锽锽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逮累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贵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嗥啕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奸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洊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季报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杜根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推荐汉语
- 「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清代诗词大全-清代诗词大全下载
- 康熙的诗词名句
- 心情不好的诗词句
- 天上的云可以用什么诗句来形容-
- 写兔子的诗句古诗
- 写秋景的诗句古诗-写秋景的诗句古诗学校
- 写烟火的诗句
- 诗词思念-雪景诗句古诗词思念
- 孟浩然诗词初秋
- 带茶字的诗词-带茶字的诗词名句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
-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 凭空怒浪兼天涌,不尽六朝声
-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