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锄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薅锄的拼音:hāo chú

薅锄的词语解释

(薅锄,薅锄)

 1.    
除草用的短小锄。
 
 2.    
除草锄地。
  《人民日报》1971.3.8:“说什么‘薅锄是薅锄,教书是教书,井水不犯河水。’”

薅锄的网络解释

薅鋤hāo chúㄏㄠ ㄔㄨˊ

  • 用以除草的短柄鋤頭。

薅锄的近义词:

薅锄的反义词:

薅锄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古诗文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薅锄:锄草用的短把儿小锄。
  • 薅锄】1.除草用的短小锄。
  • 化学除草,节省薅锄之工。
  • 薅锄】:hāo chú除草用的短柄小锄。
  • 有的五、六月间薅锄1次,有的根本不薅锄
  • 目前可考察的锄头分为板锄、薅锄、条锄三种。
  • 薅草人想把老虎吓跑,就把薅锄敲得震天响,并大喊大叫。
  • 从开垦土地,挖台地开始,移植茶苗,中耕薅锄等都由各社抽劳动力。
  • 《人民日报》1971.3.8:“说什么‘薅锄薅锄,教书是教书,井水不犯河水。
  • 每亩密度4000~5000株,底肥每亩农家肥1500~2000公斤,磷肥25公斤,5?7叶第一次薅锄,每亩尿素15公斤。
  • 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
  • 大家一边翩翩起舞,一边高唱《摆手歌》:月亮挂在屋檐角,满天星星还没落;轻手轻脚出门坎,搬起薅锄上山坡。
  • 如今,在叶挺将军纪念馆的展厅里,不仅陈列着叶挺将军当年开荒种地的挖锄、薅锄、镰刀等农具,还展设有将军手捧雏鸡与农民交心谈心的照片。
  • 加以长期间展转传钞,错误更多(如羯?写作■■,鞭写作■,?写作蓓蕾,■?写作薅锄,庶几写作?讥,狎习写作■?,被褡写作被?等等)。
  • ,共加强了对44万亩天然林和0.9万亩公益林进行科学管护,建设完成退耕还林9491.5亩,并对⒈4万亩退耕还林和干果基地进行了补植补种、薅锄和管理,建设完成了30600亩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环境资源得到改善。
  • “扯田槛”一般都是在雨天进行,方式有:单扯式、双人组合式、单双共扯式等;基本工具有:斗笠、蓑衣、胶靴(又名桶桶鞋)、钉耙、薅锄、挖锄等;动作有:站立式、半蹲式、单脚跨腰式、槛上前俯式、美人梳头式、猛虎抓羊式等等。
  • 隋唐以前,普遍采用的是水耨的除草方式,这种方式根据应劭和《齐民要术》的解释,是在稻苗长到七、八寸的时候,用镰刀割去稻田中的杂草,然后灌水,或是在稻田有水的情况下,直接割去杂草,由于这种除方式仍然将根株留在土里,因此过了一段时间,杂草又会重新长出来,因此,还要通过薅锄等方式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的除草。
  • 年内共发展种植烤烟800亩,产量1650担,实现收入52万元;种植油菜4881亩,产量25.3万千克,收入60万元;通过低产改造和培肥薅锄,巩固茶园3151亩,产量1575.5公担,收入88万元;以连片种植、零星移植发展核桃1385亩,全镇核桃面积达6301亩,投产2438亩,产泡核桃13.6万千克,收入近110万元;竹木等林产品收入近140万元;利用区位优势试种亚麻800亩,目前长势喜人,有望获得成功。
  • 由政府和驻军联合组织的苦聪工作队,长期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手把手地教他们播种、薅锄、做饭做菜、缝衣和使用耕牛等生产、生活技能,哈尼族、傣族群众帮助他们盖房子,让给他们最好的水田,政府还经常向他们发放耕牛、铁农具、铁锅、食具、种子、口粮等,细致无微地关心体贴他们,逐步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安心定居下来。

薅的组词(开头是薅的词语)

  • 薅马
  • 薅刀
  • 薅田
  • 薅耨
  • 薅锄
  • 薅栉
  • 薅恼
  • 薅草

锄的组词(结尾是锄的词语)

  • 芝兰当路,不得不锄
  • 啄锄
  • 诛锄
  • 芸锄
  • 耘锄
  • 耰锄
  • 一肩两锄
  • 拽埧扶锄
  • 鸦觜锄
  • 夏锄
  • 谇帚德锄
  • 耧锄
  • 凌锄
  • 犂锄
  • 犁锄
  • 开锄
  • 经锄
  • 鋘锄
  • 鹤觜锄
  • 鹤嘴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5629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