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包苴的拼音:bāo jū

包苴的词语解释

包苴

苞苴。借指贿赂或馈赠。
  南史•何敬容传》:“﹝敬容﹞拙于草隶,浅于学术,通包苴饷餽,无贿则略不交语。”
  新唐书•裴宽传》:“义不以包苴污家,适有人以鹿为饷,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瘗之。”
  ·陶宗仪《辍耕录•讥省臺》:“包苴贿赂尚公行,天下承平德未能。”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二年》:“包苴满门,私谒踵路,阴交不逞,密结禁庭,谓之姦可也。”参见“苞苴”。

包苴的网络解释

包苴的近义词:

包苴的反义词:

包苴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古诗文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陛辞,仁宗诫以毋纳包苴于京师。
  • 韩?胄颛朝权,包苴盛行,自强尤贪鄙。
  • 横敛之原既不澄于上,包苴之根又不绝于下。
  • 包苴】苞苴。
  • 令狐概、潜说友皆以城降,乃受其包苴而为之羽翼。
  • 丁酉,诏:『累禁不得以包苴交结,而迩来尚或有之。
  • 朝廷有禁包苴、戒贪墨之令,而州县之黩货不知盈厌者自如。
  • ”明陶宗仪《辍耕录?讥省台》:“包苴贿赂尚公行,天下承平德未能。
  • ”每言“端平以来,窜赃吏,禁包苴,戒奔竞,戢横敛,而风俗沈痼自若。
  • 徒闻包苴公行,政出多门,便嬖私昵,狼狈万状,祖宗格法,坏于今日也。
  • 初,运尝典许州,有第在城中,昌龄包苴辎重悉留贮焉,其至京城,但药物药器而已。
  • 《南史?何敬容传》:“?敬容?拙於草隶,浅於学术,通包苴饷?,无贿则略不交语。
  • ”《新唐书?裴宽传》:“宽义不以包苴污家,适有人以鹿为饷,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瘗之。
  • ”与偕来,诜问状,答曰:“宽义不以包苴污家,适有人以鹿为饷,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瘗之。
  • 出处《宋史?赵与?》:“第言端平以来,窜脏吏,禁包苴,戒奔竟,戢横敛,而风俗沉痼自若。
  •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二年》:“包苴满门,私谒踵路,阴交不逞,密结禁庭,谓之奸可也。
  • 继累章论除职帅藩者:“比年好进之徒,平时交结权幸,一纡郡绂,皆掊克以厚包苴,故昔以才称,后以贪败。
  • 转对,首论主威夺而国势轻;次论士大夫寡廉隅、乏骨鲠,宜养天下刚毅果敢之气;末论权臣用事,包苴成风,今旧习犹在,宜举行先朝痛绳赃吏之法。
  • 爽、奕、汝翼诸李之贪懦无谋,倪、?、倬、杲诸郭之膏粱无用,诸吴之恃宠专?,诸彭之庸孱不肖;皇甫斌、魏友谅、毛致通、秦世辅之雕瘵军心、疮痍士气,以致陈孝庆、夏兴祖、商荣、田俊迈之徒,皆以一卒之材,各得把麾专制,平日剜膏刻血,包苴?胄,以致通显,饥寒之士咸愿食其肉而不可得。

包的组词(开头是包的词语)

  • 包宿
  • 包慌
  • 包篚
  • 包饭
  • 包缠
  • 包钞
  • 包髻
  • 包拯
  • 包准儿
  • 包戈
  • 包匦
  • 包剿
  • 包橘
  • 包赔
  • 包蓄
  • 包畜
  • 包心菜
  • 包衣种子
  • 包世臣
  • 包拢

苴的组词(结尾是苴的词语)

  • 望苴
  • 土苴
  • 佉苴
  • 栖苴
  • 蒲苴
  • 麻苴
  • 蔍苴
  • 藞苴
  • 且苴
  • 含苴
  • 麤苴
  • 草苴
  • 补苴
  • 敝苴
  • 苞苴
  • 包苴
  • 巴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68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