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髵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ér,

部首:髟

笔画:16

结构:上下

异体字:而,

五笔:DEDJ

仓颉:SHMBL

四角:72227

笔顺:横竖横横横折捺撇撇撇横撇竖折竖竖

「髵」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ér(ㄦˊ)

1、〔髬髵〕见“髬”。

UNICODE

髵字UNICODE编码U+9AF5,10进制: 39669,UTF-32: 00009AF5,UTF-8: E9 AB B5。
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whiskers, bristles on the jaws of an animal

「髵」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髵」

髵【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6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說文》本作而。頰毛也。《註》今俗別作髵。《玉篇》多毛貌。亦作耏。

《廣韻》髬髵,獸奮鬣貌。詳髬字註。

说文解字中的「髵」

说文解字

而【卷九】【而部】

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从而。如之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说文解字注

(而)須也。象形。各本作頰毛也、象毛之形。今正。頰毛者、須部所謂?須之類耳。禮運正義引說文曰。而、須也。須謂頤下之毛。象形字也。知唐初本須篆下頤毛也。而篆下云須也。二篆相爲轉注。其象形、則首畫象鼻耑。次象人中。次象口上之頾。次象承漿及頤下者。葢而爲口上口下之總名。分之則口上爲頾。口下爲須。須本頤下之專偁。頾與承漿與頰?皆得偁須。是以而之訓曰須也象形。引伸假借之爲語䛐。或在發端。或在句中。或在句末。或可釋爲然。或可釋爲如。或可釋爲汝。或釋爲能者、古音能與而同。叚而爲能。亦叚耐爲能。如之切。一部。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工記梓人文。鄭云。之而、頰也。戴先生云。鱗屬頰側上出者曰之。下者曰而。此以人體之偁施於物也。按顧氏玉篇以而部次於毛毳冄之後。角皮之前。則其意訓而爲獸毛。絕非許意。凡而之屬皆从而。

古汉语字典中的「髵」

髵同音字:壒, 鮅, 㡮, 橹, 擞, 薽,

髵同部首字:壒, 鮅, 㡮, 橹, 擞, 薽,

髵同笔画字:壒, 鮅, 㡮, 橹, 擞, 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117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