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朓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tiǎo,

部首:月

笔画:10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EIQN

仓颉:BLMO

四角:72213

笔顺:撇折横横撇捺横折撇捺

「朓」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iǎo(ㄊ一ㄠˇ)

1、农历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朒朓警阙,朏魄示冲。”

2、查询·新华字典

2、盈余:“盈者谓之朓,不足者谓之朒。”

UNICODE

朓字UNICODE编码U+6713,10进制: 26387,UTF-32: 00006713,UTF-8: E6 9C 93。
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sacrifice

「朓」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tiǎo

〈动〉

(1) (形声。从月,兆声。本义:古称夏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 同本义 [the moon appear from the west at the end of the lunar month]

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说文》

三月晦朓鲁卫分。——《汉书·五行志》

日朓月蚀,昼冥宵光。——《汉书·张敞传》。

(2) 又如:朓朒(旧历月初月见于东方和月末月见于西方)

词性变化

查询·新华字典

tiǎo

〈形〉

(1) 快速;行疾 [rapid]

朓,疾也。——《广雅·释诂》

(2) 又如:朓侧(日月疾缓合度。比喻行为规范)

康熙字典中的「朓」

朓【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土了切,音眺。《說文》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前漢·五行志註》孟康曰:朓者,月行疾在日前,故早見。

服虔曰:朓,相覜也。日晦食爲朓。

《集韻》《韻會》《正韻》他彫切,音祧。

《集韻》他弔切,音糶。義同。

《廣韻》丑召切《集韻》丑照切,音哨。祭也。

《集韻》徒了切,音窕。月側也。

说文解字中的「朓」

说文解字

朓【卷七】【月部】

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从月兆聲。土了切

说文解字注

(朓)篆體今正。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朓朒皆言月之變也。尙書五行傳曰。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朓則侯王其荼。注云。朓、條也。條達、行疾皃。荼、緩也。日、君象也。月、臣象也。君政急則日行疾。月行徐。臣逡遁不進也。蔡邕曰。元首寛則望舒朓。侯王肅則月側匿。从月。兆聲。土了切。二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朓」

朓同音字:娔, 剖, 袡, 脠, 胷, 珚,

朓同部首字:娔, 剖, 袡, 脠, 胷, 珚,

朓同笔画字:娔, 剖, 袡, 脠, 胷, 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209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