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鄘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ōng,

部首:阝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YVEB

仓颉:IBNL

四角:07227

笔顺:捺横撇折横横竖折横横竖折竖

「鄘」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ōng(ㄩㄥ)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UNICODE

鄘字UNICODE编码U+8,10进制: 37144,UTF-32: 00008,UTF-8: E9 84 98。
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庸、阝声

English

state in Henan province

「鄘」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Yōng

〈名〉

(形声。从邑,庸声。邑,表示城邑或区域。本义:古国名。周武王灭商后,使其弟蔡叔居之) 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汲县北 [Yong state]

康熙字典中的「鄘」

鄘【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庸。《說文》南夷國也。

《集韻》紂畿內地名。互詳前邶字註。

城也。《左傳·昭二十一年》宋城舊鄘。《註》舊鄘,故城也。

姓。《正字通》鄘國絕,子孫因氏。

说文解字中的「鄘」

说文解字

鄘【卷六】【邑部】

南夷國。从邑庸聲。余封切

说文解字注

(鄘)南夷國。牧誓有庸蜀。左傳文十六年。庸人率羣蠻以叛楚。楚滅之。杜曰。庸今上庸縣。屬楚之小國。按二志漢中郡皆有上庸縣。今湖北鄖陽府竹山縣東四十里有故上庸城。尚書庸地在漢水之南。南至江尚遠。僞傳云在江南、非也。今字庸行而鄘廢。於詩風之邶庸作鄘。皆非也。又按南夷國當作漢南國。从邑。庸聲。余封切。九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鄘」

鄘同音字:㡙, 槆, 僙, 鉲, 獁, 溦,

鄘同部首字:㡙, 槆, 僙, 鉲, 獁, 溦,

鄘同笔画字:㡙, 槆, 僙, 鉲, 獁, 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251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