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闻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wén,
部首:门
笔画:9
结构:上三包围
异体字:聞,䎹,䎽,
五笔:UBD
仓颉:LSSJ
四角:37401
笔顺:捺竖折横竖竖横横横
「闻」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闻(聞)wén(ㄨㄣˊ)
1、听见:闻诊。闻听。闻讯。博闻强记。闻过则喜。闻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2、听见的事情,消息:新闻。传闻。见闻。
3、出名,有名望:闻人。闻达。
4、名声:令闻(好名声)。丑闻。
5、
5、用鼻子嗅气味: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
6、姓。
UNICODE
闻字UNICODE编码U+95FB,10进制: 38395,UTF-32: 000095FB,UTF-8: E9 97 BB。
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famous、reputation、hear、learn、news、nose、smell、snuffle
造字法
形声:从耳、门声
English
hear; smell; make known; news
「闻」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闻
聞 wén
〈动〉
(1)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 同本义 [hear]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 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便起而响应);闻雷失箸(比喻假借其他不相关的事来掩饰自己的实情);闻鸡起舞(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夜半闻荒鸡鸣,乃与琨起身舞剑。后世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起)
(4) 听说;知道 [be told;know]
闻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
其闻道也。——唐· 韩愈《师说》
闻道有先后。
不可得闻。——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闻问(通音讯,获得音讯);闻道(闻知领会道理);闻说(听说);闻得(听说);闻知(听说;知道)
(6) 接受 [accept]。如:闻教(受教;领教);闻命(接受命令或教导);闻令(接受教诲)
(7) 传布,传扬 [propagate]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王维《老将行》
(8) 又如:闻诵(传布与称道)
(9) 报告上级[report]。如:闻达(向皇帝报告);闻问(通消息)
(10) 趁,乘 [take advantage of]。如:闻早(趁早,赶早)
(11) 闻名,出名 [well-known]
名闻天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以义闻于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2) 嗅;嗅到 [smell]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
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史记·滑稽列传》
(13) 又如:自不可闻
(14) 通“问”。询问;问候 [inguire;extend gleetings to]
丧牛之凶,终莫之闻也。——《易·旅象》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诗·王风·葛藟》
群公先正,则不我闻。——《诗·大雅·云汉》
词性变化
◎ 闻
聞 wén
〈名〉
(1) 知识;见闻 [knowledge]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博闻强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闻见(见闻)
(3) 传闻,听到的事情;消息 [information]
求闻之若此。——《吕氏春秋·慎行论》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新闻;趣闻;要闻;旧闻;奇闻;见闻
(5) 声望;威望 [popularity;prestige]
令闻令望。——《诗·大雅·卷阿》
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草野之无闻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闻达;闻誉之施(指身受美名);秽闻(丑恶的名声)
闻组词(常用词组)
闻达、闻风而动、闻风丧胆、闻过则喜、闻名、闻所未闻、闻悉、闻讯、闻一知十
康熙字典中的「闻」
聞【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䎽䎹《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韻會》聲所至也。《詩·小雅》聲聞于天。《書·呂》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又《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又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又《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说文解字中的「闻」
说文解字
聞【卷十二】【耳部】
知聞也。从耳門聲。䎽,古文从昏。無分切
说文解字注
(聞)知聲也。往曰聽。來曰聞。大學曰。心不在焉。聽而不聞。引申之爲令聞廣譽。从耳。門聲。無分切。十二部。
(䎽)古文从昏。昏聲。
古汉语字典中的「闻」
wén
①听见;听到。《木兰诗》:“不闻机杼声,惟闻闻女叹息。”
②听说;得知。《殽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③报告;上报。《童区寄传》:“愿以闻于官。”
④见闻;知识。《屈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⑤名声;名誉。《论语》:“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⑥闻名;传扬。《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同音字:荝, 赲, 㳠, 砙, 炠, 洟,
闻同部首字:荝, 赲, 㳠, 砙, 炠, 洟,
闻同笔画字:荝, 赲, 㳠, 砙, 炠, 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347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中秋节诗句美-中秋节诗句美一点的
- 有关煽情,唯美,浪漫,爱情的剪短句子或诗句有哪些?
- 带“花和雨”的诗句都有哪些?
- 岳飞诗词全集
- 形容怀念过去的诗词
- 一开头的6字诗句
- 紫砂壶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放风筝的古诗词 放风筝的诗句古诗词
- 凤囚凰的书中诗句
- 以喜字开头的诗句-以喜字开头的诗句7个字
热门赏析
- 关于生日的诗词歌赋
- 关于爱心的古诗句-关于爱心的古诗句著名的,拜托了!好的加分!
- 关于描写雪的诗词歌赋
- 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高中读
- 含画的诗词名句
- 和朋友有关的古诗词-和朋友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 关于父子情的诗词
- 含有初字的诗句-含有初字的诗句名字
- 含秋天的诗句-含秋天的诗句、成语
- 含有年字的诗句100首
热门知识
- 经典爱情诗词名句大全
- 人生感悟的古诗词-人生感悟的古诗词句
- 欣赏经典回文诗赏析
- 六年级古诗词大全-六年级古诗词大全600首抄写
- 带有锊字的诗
- 带楚的诗词
- 五年级必备古诗词-五年级必备古诗词50首
- 形容默默付出的诗句
- 大树的诗句有哪些
- 写水纯净的诗句三句就好 诗句
热门诗文
- 朝中措(人日蟆颐席间和韵)
- 古绝句(菟丝从长风)
- 【黄钟】人月圆_赵君锡再得
- 华山畿(夜相思,投壶不停箭)
- 早雁
- 念奴娇(二首催雪)
- 长相思(春浓)
- 汉宫春(琼台元夕次太守韵)
- 洛阳春(丁香花)
- 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热门名句
-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 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