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暍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ē,

部首:日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㬞,㷎,

五笔:JJQN

仓颉:AAPV

四角:66027

笔顺:竖折横横竖折横横撇折撇捺折

「暍」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ē(一ㄝ)

1、中暑:“夏,大旱,民多暍死。”

2、查询·新华字典

2、热:“时属炎暍,热病有加。”

UNICODE

暍字UNICODE编码U+668D,10进制: 26253,UTF-32: 0000668D,UTF-8: E6 9A 8D。
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unstroke

「暍」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中暑 [suffer heatstroke]

暍,伤暑也。从日,曷声。——《说文》

夏服君事不及暍。——《大戴礼记·千乘》

使民夏不宛暍。——《荀子·富国》

民多暍死。——《汉书·武帝纪》

(2) 又如:暍人(中暑的人);暍死(中暑而死)

(3) 暑热;热 [heat]

伤,热也。——《字林》

气暍肠胃融,汗湿衣裳污。——唐· 杜甫《雷》

(4) 又如:暍困(为暑热所困);暍暑(暑热);暍暍(形容极热)

(5) 变色 [change colour]

须要晴时于大屋下,风凉处,不见日处曝书,令书色暍。——《齐民要术》

康熙字典中的「暍」

暍【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歇切,音謁。《說文》傷暑也。《玉篇》中熱也。《前漢·武帝紀》夏大旱,民多暍死。《荀子·富國篇》夏不宛暍。《淮南子·俶眞訓》暍者望冷風於秋。

《集韻》阿葛切,音遏。《博雅》煥也。

許葛切,音喝。熱也。

说文解字中的「暍」

说文解字

暍【卷七】【日部】

傷暑也。从日曷聲。於歇切

说文解字注

(暍)傷暑也。北山經。北嚻之山。鳥名。食之巳暍。按今俗語謂?蒸之曰暍。聲如遏。卽此字。从日。曷聲。於歇切。十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暍」

暍同音字:㬄, 䦊, 鹏, 鉃, 鉖, 趐,

暍同部首字:㬄, 䦊, 鹏, 鉃, 鉖, 趐,

暍同笔画字:㬄, 䦊, 鹏, 鉃, 鉖, 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715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