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娲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wā,
部首:女
笔画:10
结构:左右
异体字:媧,
五笔:VKMW
仓颉:VROB
四角:46427
笔顺:折撇横竖折横竖折撇捺
「娲」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娲(媧)wā(ㄨㄚ)
1、〔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帝王,她曾炼五色石补天。
2、查询·新华字典
2、(媧)
UNICODE
娲字UNICODE编码U+5A32,10进制: 23090,UTF-32: 00005A32,UTF-8: E5 A8 B2。
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造字法
形声:从女、呙声
English
a goddess, the mythological sister and successor to Fuxi
「娲」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娲
媧 wā
〈名〉
(1) 古神女名 [name of a goddess]。古代神话中的女娲、女帝王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咼声。——《说文》。按,女娲在大庭柏皇前,亦古皇之号,非必妇人也。
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天阙。——《列子·汤问》
(2) 如:娲皇(女娲氏。古女帝王)
(3) 姓
康熙字典中的「娲」
媧【丑集下】【女部】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古蛙切《集韻》公蛙切,音蝸。《說文》古神聖女,化萬物者也。
又女媧始制笙簧。《禮·明堂位》女媧之笙簧。《史記·五帝紀》女媧煉五色石補天。
又女媧山,在鄖陽竹山縣西,相傳煉石補天處。《王象之詩》女媧山下少人行,㵎谷雲深一鳥鳴。
又《廣韻》古華切《集韻》姑華切,音瓜。義同。亦姓。
又《正字通》方音或讀作蛙。
又作窩。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娲」
说文解字
媧【卷十二】【女部】
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从女咼聲。,籒文媧从。古蛙切
说文解字注
(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媧化㬪韵。司馬貞三皇本紀曰。三皇、說者不同。譙周以燧人爲皇。宋均以祝融爲皇。鄭康成依春秋緯注禮記云女媧三皇承伏羲者。皇甫謐亦同。从女。咼聲。古蛙切。古音在十七部。
()籒文媧。从。聲。亦同十七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娲」
wā
女娲,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说文·女部》:“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娲皇】即女娲氏,古代神话中的帝王名,传说是羲之妹。娲同音字:校, 莶, 砱, 聂, 笇, 㹲,
娲同部首字:校, 莶, 砱, 聂, 笇, 㹲,
娲同笔画字:校, 莶, 砱, 聂, 笇, 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772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婐」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以廓开头的诗句
- 描写云贵古诗词 描写云南景色的诗句
- 带花字的诗句 越多越好
- 与声音有关的诗句-与声音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 有关豁达乐观的古诗词
- 一开头的诗句-一字开头的诗句五个字
- 朱德歌颂兰花的诗句全首
- 形容心情烦躁的古诗词
- 孤独夜晚诗词 形容夜晚孤独难眠的诗句
- 以外字开头的诗句-以外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赏析
- 含有尔字的诗句
- 关于西安古诗词-关于西安古诗词积累
- 含有雪字的古诗句-含有雪字的古诗句12条
- 含有城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描写春的诗词名句-关于描写春的诗词名句及意思
- 鼓励读书的古诗词
- 倒数第三个字是花的诗句
- 含冬的诗词-含冬的诗词飞花令
- 荷花诗词名句-描写荷花的诗词名句赏析
- 关于故事的诗句大全-关于故事的诗句大全及答案
热门知识
- 写梅花的古诗句-写梅花的古诗句子
- 苏轼关于荔枝的诗词
- 包含宇的诗句
- 带有鎝字的诗
- 带有仑字的诗-带有仑字的诗词
- 《望月怀远》张九龄唐诗鉴赏
- 李白写洛阳的诗词
- 小学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小学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80首
- 夸张的诗句古诗大全
- 带禾字的古诗词-带禾字的古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
-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
-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
-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