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硎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xíng,
部首:石
笔画:11
结构:左中右
异体字:坑,型,陘,
五笔:DGAJ
仓颉:MRMTN
四角:12600
笔顺:横撇竖折横横横撇竖竖竖
「硎」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硎xíng(ㄒ一ㄥˊ)
1、磨刀石:“刀刃若新发于硎”。
UNICODE
硎字UNICODE编码U+784E,10进制: 30798,UTF-32: 0000784E,UTF-8: E7 A1 8E。
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造字法
形声:从石、刑声
English
whetstone
「硎」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硎 xíng
〈名〉
(1) (形声。从石,刑声。本义:磨刀石)
(2) 同本义 [whetstone]
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胡不砺刃于硎以待?——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通“铏”。盛食物的器皿 [food vessel]
衣布褐,饭土硎。——《盐铁论》
(4) 用同“型”。仪型;式样 [type]
毋劳逖听,请从近硎。——明· 钱肃乐《两试序》
词性变化
◎ 硎 xíng
〈动〉
磨 [whet]
斩材窾坚,液矿硎鋩。——唐· 刘禹锡《天论上》
康熙字典中的「硎」
硎【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www.
《廣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形。砥石。《莊子·養生主》刀刃若新發於硎。
又谷名。《尚書·序疏》始皇令冬月種瓜於驪山硎谷之中溫處。
又《廣韻》客庚切。同阬。《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號臨硎。《註》彎崎,宮東門。臨硎,宮西門。
说文解字中的「硎」
说文解字
型【卷十三】【土部】
鑄器之法也。从土聲。戶經切
说文解字注
(型)鑄器之灋也。以木爲之曰模。以竹曰笵。以土曰型。引申之爲典?。叚借㓝字爲之。俗作。非是。詩毛傳屢云㓝、法也。又或叚形爲之。左傳引詩形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謂程量其力之所能爲而不過也。从土。㓝聲。戶經切。十一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硎」
xíng
磨刀石。《庖丁解牛》:“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同音字:㖠, 常, 掟, 窐, 铑, 烿,
硎同部首字:㖠, 常, 掟, 窐, 铑, 烿,
硎同笔画字:㖠, 常, 掟, 窐, 铑, 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825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臻字开头的诗句 有臻字的优美诗句
- 以平字开头的诗句-以平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有关桥的诗词名句
- 关于生日的诗词歌赋 生日快乐诗句唯美古诗
- 赞美四季的诗句古诗词
- 月亮的古诗词-描写中秋月亮的古诗词
- 《七律·到韶山》诗句是什么(注拼音)?
- 月字的诗词-月字的诗词句子
- 中秋有关的诗词-中秋有关的诗词七绝
- 带有对字的诗句 带人字的古诗词大全
热门赏析
- 含冬字的古诗词
- 含有水诗句-含有水诗句大全
- 关于爱情的现代诗词-关于爱情的现代诗词我想你,但是我没有说
- 关于天的诗句-关于天的诗句春
- 红楼梦全部古诗词
- 含有青字的诗词-含有青字的诗词300首
- 关于夏天的诗句古诗-关于夏天的句子唯美
- 关于晴天的诗句-关于晴天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山水风光的诗句古诗-关于山水风光的诗句古诗词
- 含有轩字的诗句
热门知识
- 形容稳重的诗词 描写沉稳的诗句
- 以诚待人的诗词 真诚诗句
- 写冬的诗句古诗词-关于写冬的诗句古诗词
- 小学必背古诗词三百首-小学必背古诗词三百首嫦娥
- 由“爱”字开头的伤感诗句.和以李字开头的情诗 我字开头的诗句
- 带有阰字的诗
- 水字诗词-水字诗词句大全
- 描写秋天收获的诗词
- 写秋天叶子的诗句-写秋天叶子的诗句有哪些
- 十月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
-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 前庭一叶下, 言念忽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