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憕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chéng, dèng, zhèng,

部首:忄

笔画:15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NWGU

仓颉:PNOT

四角:92018

笔顺:捺捺竖折捺撇撇捺横竖折横捺撇横

「憕」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éng(ㄔㄥˊ)

1、心平,平均。

2、查询·新华字典

2、失意的样子。

其他字义

dèng(ㄉㄥˋ)

1、〔懵憕〕精神不爽。

其他字义

zhèng(ㄓㄥˋ)

1、心静。

UNICODE

憕字UNICODE编码U+6195,10进制: 24981,UTF-32: 00006195,UTF-8: E6 86 95。
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憕」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憕」

憕【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直陵切《集韻》《韻會》持陵切,音澂。《說文》平也。《玉篇》心平也。

《正韻》時征切,音成。義同。◎按玉篇等書皆切澄母,而正韻獨切禪母,蓋澄母乃次淸舌上徵音,若禪母則次濁正齒商音矣。

《廣韻》直庚切《集韻》除庚切,音棖。《玉篇》憕,失志貌。

《集韻》中莖切,音朾。義同。

《類篇》澄應切,音瞪。心靜也。

《集韻》丁鄧切,音隥。懵憕,神不也。〇按中莖切屬知母,丁鄧切屬端母,然皆是徵音,故與澄母相近,在同音之中,端爲徵音之一,知爲徵音之五,澄爲徵音之七也。至若禪母商音次濁聲之字,則不可以切徵音次淸聲之字矣。

说文解字中的「憕」

说文解字

憕【卷十】【心部】

平也。从心登聲。直陵切

说文解字注

(憕)平也。从心。登聲。直陵切。六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憕」

憕同音字:潨, 稽, 嶗, 羰, 樟, 諸,

憕同部首字:潨, 稽, 嶗, 羰, 樟, 諸,

憕同笔画字:潨, 稽, 嶗, 羰, 樟, 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948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