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遹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ù,

部首:辶

笔画:15

结构:左下包围

异体字:

五笔:CBTP

仓颉:YNHB

四角:37302

笔顺:折捺折竖撇竖折撇捺竖折横捺折捺

「遹」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ù(ㄩˋ)

1、僻,邪僻:“回遹其德。”

2、查询·新华字典

2、遵循:“祗遹文祖,光昭旧勋。”

3、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遹求厥宁,遹观厥成。”

4、姓。

UNICODE

遹字UNICODE编码U+9079,10进制: 36985,UTF-32: 00009079,UTF-8: E9 81 B9。
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comply with, obey; shun, avoid

「遹」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邪僻 [avoid]

遹,回避也。——《说文》

谋犹回遹。——《诗·小雅·小旻》

回遹其德,俾民大棘。——《诗·大雅·抑》

(2) 遵循 [follow]

今[治]民将在祗遹乃文考。——《书·康诰》

(3) 另见 ào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遹」

遹【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玉篇》循也,述也。《正韻》遵也。《書·康誥》祇遹乃文考。《註》紹述也。

發語辭。《詩·大雅》遹駿有聲。

姓。《正字通》宋開寶中有遹復,以太常博士判秦州。

《集韻》食律切,音術。邪也。《詩·小雅》謀猶回遹。

说文解字中的「遹」

说文解字

遹【卷二】【辵部】

回避也。从辵矞聲。余律切

说文解字注

(遹)回辟也。依韵會作辟。小雅。謀猶回遹。毛曰。回邪、遹辟也。按辟僻古今字。大雅兩言回遹。箋皆云。回邪。韓詩遹作穴。或作泬。或作鴥。皆叚借字也。遹古多假爲述字。釋言云。遹、述也。言叚借也。釋詁云。遹遵率循。釋訓云。不遹、不蹟也。皆謂遹卽述字也。言轉注也。不遹者、今邶風之報我不述也。从辵。矞聲。余律切。十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遹」

遹同音字:鋇, 鋀, 奭, 鋱, 䧧, 閲,

遹同部首字:鋇, 鋀, 奭, 鋱, 䧧, 閲,

遹同笔画字:鋇, 鋀, 奭, 鋱, 䧧, 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78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