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迋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kuāng, wàng,

部首:辶

笔画:7

结构:左下包围

异体字:

五笔:GPD

仓颉:YMG

四角:31301

笔顺:横横竖横捺折捺

「迋」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àng(ㄨㄤˋ)

1、往,前往:“君使子展迋劳于东门之外。”

其他字义

kuāng(ㄎㄨㄤ)

1、古通“诓”,欺骗:“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

2、

2、古通“恇”,恐吓:“子无我迋,不幸而后亡。”

UNICODE

迋字UNICODE编码U+8FCB,10进制: 36811,UTF-32: 00008FCB,UTF-8: E8 BF 8B。
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travel, go to; deceive; scare

「迋」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迋」

迋【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正韻》于放切《韻會》于况切,音旺。《說文》往也。《左傳·襄二十八年》君使子展迋勞于東門之外。

《集韻》欺也。《詩·鄭風》人實迋女。《左傳·定十年》是迋吾兄也。

恐懼也。《左傳·昭三十一年》子無我迋。《司馬相如·長門賦》魂迋迋若有亡。

《廣韻》《集韻》《正韻》俱往切《韻會》求往切,音俇。

《集韻》《韻會》古况切,音誑。

《集韻》曲王切《正韻》去王切,音匡。

《集韻》渠王切,音狂。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迋」

说文解字

迋【卷二】【辵部】

往也。从辵王聲。《春秋傳》曰:“子無我迋。”于放切

说文解字注

(迋)往也。迋往曡韵。从辵。王聲。于放切。十部。春秋傳曰。子無我迋。左傳昭卄一年文。鄭風。無信人之言。人實迋女。毛曰。迋、誑也。傳意謂迋爲誑之叚借。左氏此迋正同。迋本訓往。而經傳叚借爲誑。故偁之以明依聲託事。如本人姓。而無有作借爲好字。狟本訓犬行。而尙狟狟借爲桓桓。?本訓火不明。而布重?席借爲蔤字。皆其理也。

古汉语字典中的「迋」

迋同音字:妚, 芈, 芟, 忘, 违, 礿,

迋同部首字:妚, 芈, 芟, 忘, 违, 礿,

迋同笔画字:妚, 芈, 芟, 忘, 违, 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03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