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湻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chún,

部首:氵

笔画:12

结构:左右

异体字:淳,

五笔:IYJG

仓颉:EYRA

四角:30166

笔顺:捺捺横捺横竖折横竖折横横

「湻」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ún(ㄔㄨㄣˊ)

1、古同“淳”。

UNICODE

湻字UNICODE编码U+6E7B,10进制: 28283,UTF-32: 00006E7B,UTF-8: E6 B9 BB。
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pure, unmixed, genuine; honest

「湻」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湻」

淳【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純。淸也,樸也。《張衡·思賦》何道眞之淳粹兮。《註》不澆曰淳。

沃也。《周語》王乃淳濯饗醴。

大也。《班固·幽通賦》黎淳耀於高辛兮。

兵車之耦曰淳。《左傳·襄十一年》鄭伯賂晉侯,廣車軘車淳十五乗。

鹹也。《左傳·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爲司馬表淳鹵。《註》淳鹵,埆薄之地。《正義》淳鹵,地薄,故表之,輕其賦稅。

淳淳,流動貌。《莊子·則陽篇》禍福淳淳。

《集韻》朱倫切,音諄。漬也,沃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鐘氏淳而漬之。《註》淳,沃也。

主尹切,音準。布帛廣幅也。與純通。《周禮·地官》質人壹其淳制。《註》淳作純。

说文解字中的「湻」

说文解字

淳【卷十一】【水部】

渌也。从水聲。常倫切〖注〗,古文。

说文解字注

(淳)淥也。上文曰。淥、或漉字。似?淋二篆宜類廁。恐轉寫者亂之也。內則、考工記注皆曰。淳、沃也。按㡆氏而沃之。卽上文之渥淳其帛也。內則淳熬、淳模之名。因沃之以膏也。然則許云淥也、謂淥之後一義。从水。聲。常倫切。按當依經典釋文之純反。常倫乃不澆之訓。純醇二字之假借也。假借行而本義廢矣。十三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湻」

湻同音字:欼, 琻, 媚, 湭, 翔, 㠭,

湻同部首字:欼, 琻, 媚, 湭, 翔, 㠭,

湻同笔画字:欼, 琻, 媚, 湭, 翔, 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52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