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笴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gě,

部首:竹

笔画:11

结构:上下

异体字:杆,槁,竿,

五笔:TSKF

仓颉:HMNR

四角:88621

笔顺:撇横捺撇横捺横竖折横竖

「笴」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ě(ㄍㄜˇ)

1、箭杆。

2、

2、弓材。

3、器物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4、量词,用于有杆的东西:“一骑马一笴枪。”

5、

5、笋制品。

UNICODE

笴字UNICODE编码U+7B34,10进制: 31540,UTF-32: 00007B34,UTF-8: E7 AC B4。
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an arrow shaft

「笴」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gǎn

〈名〉

(1) 箭杆 [arrow shaft]

笴,箭茎也。——《广韵》

(2) 借指箭 [arrow]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宋· 陆游《万里桥江上习射》

康熙字典中的「笴」

笴【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古我切《集韻》《韻會》賈我切《正韻》嘉我切,音哿。箭幹也。

《集韻》《韻會》《正韻》古老切,音杲。《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註》讀爲稾。古文假借字。

《正韻》古旱切,音稈。義同。

《玉篇》公但切《類篇》居案切。義同。

地名。《李白詩》明月白笴陂。

说文解字中的「笴」

说文解字

竿【卷五】【竹部】

竹梃也。从竹干聲。古寒切

说文解字注

(竿)竹梃也。木部曰。梃、一枚也。按挺之言挺也。謂直也。衞風曰。籊籊竹竿。引伸之木直者亦曰竿。凡干旄、干旟、干旌皆竿之假借。又莊子竿牘卽牘也。从竹。干聲。古寒切。十四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笴」

笴同音字:毭, 䇤, 舲, 娸, 窔, 睁,

笴同部首字:毭, 䇤, 舲, 娸, 窔, 睁,

笴同笔画字:毭, 䇤, 舲, 娸, 窔, 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59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