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饴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í,
部首:饣
笔画:8
结构:左右
异体字:飴,䬮,
五笔:QNCK
仓颉:NVIR
四角:23760
笔顺:撇折折折捺竖折横
「饴」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饴(飴)yí(一ˊ)
1、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稀:饴糖。甘之如饴。
2、查询·新华字典
2、某种糖果:高粱饴。
3、古同“贻”,赠送。
其他字义
饴(飴)sì(ㄙˋ)
1、同“饲”,粮也。
UNICODE
饴字UNICODE编码U+9974,10进制: 39284,UTF-32: 00009974,UTF-8: E9 A5 B4。
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maltose
造字法
形声:从饣、台声
English
sweet-meats; sweet-cakes; syrup
「饴」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饴
飴 yí
〈名〉
(1) (形声。从食,台( yí)声。本义:饴糖,用麦芽制成的糖) 同本义 [maltose]
饴,米煎也。——《说文》
饴,畅也。——《广雅》
枣栗饴蜜。以甘之。——《礼记·内则》
甘如饴蜜。——《论衡·本性》
(2) 又如:饴浆(用米及麦芽为原料而制成的糖浆);饴蜜(饴糖与蜂蜜);饴饧(饴和饧)
词性变化
查询·新华字典
◎ 饴
飴 yí
〈形〉
甜 [sweet]。如:饴津(甜汁);饴盐(一种带甜味的盐);饴饵(甜美的食物);饴散(饴盐与散盐)
康熙字典中的「饴」
飴【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查询·新华字典
〔古文〕䬮《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移。《玉篇》餳也。《六書故》以米糵煎秫爲目飴也。《釋名》飴小弱于餳,形怡怡然也。《本草》膠飴乾枯者曰餳。《詩·大雅》堇荼如飴。
又《周禮·天官·鹽人》王之膳羞共飴鹽。《註》飴鹽,鹽之恬者,今戎鹽有焉。《疏》卽石鹽是也。
又通作。《晉書·石崇傳》王愷以澳釜。
又《集韻》《韻會》祥吏切,音寺。本作飤。《晉書·王薈傳》以私米作饘粥以飴餓者。《集韻》亦作粠。籀文作。
说文解字中的「饴」
说文解字
飴【卷五】【食部】
米糱煎也。从食台聲。,籒文飴从異省。與之切〖注〗䬮,古文飴。
说文解字注
(飴)米糱煎者也。者字今補。米部曰。糱、芽米也。火部曰。煎、也。以芽米之爲飴。今俗用大麥。釋名曰。餳、洋也。煑米消爛洋洋然也。飴、小弱於餳。形怡怡也。內則曰。飴蜜以甘之。从。台聲。与之切。一部。
()籒文飴。从異省。異省聲。
古汉语字典中的「饴」
yí
①用米、麦制成的糖浆,糖稀。王充《论衡·本性》:“甘如饴蜜。”
②吃。杜牧《杜秋娘》诗:“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
③通“贻”。赠与。《后汉书·许杨传》:“饴我大豆,享我芋魁。”
sì
通“饲”。给人吃。《晋书·王荟传》:“荟以私米作饘粥,以饴饿者。”饴同音字:板, 佬, 畂, 岥, 㠽, 㰡,
饴同部首字:板, 佬, 畂, 岥, 㠽, 㰡,
饴同笔画字:板, 佬, 畂, 岥, 㠽, 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81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澐」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晩」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 关于送别的诗句-关于送别的诗句两句
- 含有西的诗句100首
- 关于蜂蜜的诗句-关于蜂蜜的诗句有哪些
- 古诗词情感-古诗词情感归纳
- 关于黄字的诗句-关于黄字的诗句有关黄的著作
- 关于描写冬天的古诗词有哪些
- 含有水的诗句-含有水的诗句连续两句
- 含有连理枝的诗句
- 含有哲理的诗句大全
- 关于描写春天的诗词-关于描写春天的诗词歌赋
热门知识
- 千古名诗词句
- 初二上古诗词大全-初二上古诗词大全必背
-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诗词鉴赏
- 写河水的诗句-写河水的诗句有哪些
- 带有糠字的诗
- 带有领字的诗-带有领字的诗句
- 小学生必背的古诗词100首
- 隐居山林的诗句
- 带有鬘字的诗
- 表达远大志向的古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 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