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洽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qià,

部首:氵

笔画:9

结构:左右

异体字:䨐,冾,

五笔:IWGK

仓颉:EOMR

四角:38161

笔顺:捺捺横撇捺横竖折横

「洽」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à(ㄑ一ㄚˋ)

1、跟人联系,商量:面洽。接洽。

2、查询·新华字典

2、谐和:融洽。

3、广博,周遍:博识洽闻。

4、沾湿,浸润:内洽五脏。

UNICODE

洽字UNICODE编码U+6D3D,10进制: 27965,UTF-32: 00006D3D,UTF-8: E6 B4 BD。
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氵、合声

English

to blend with, be in harmony; to penetrate; to cover; a river in Shenxi

「洽」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qià

〈动〉

(1) (形声。从水,合声。本义:沾湿,浸润)

(2) 同本义 [soak]

洽,沾也。——《说文》

仁洽道丰。——张衡《东京赋》

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汉书·终军传》

内洽五藏。——《淮南子·要略》

(3) 又如:洽濡(沾湿,滋润);洽润(润泽);洽衿(沾湿衣襟)

(4) 合,符合 [fit;suit]

以洽百礼。——《诗·小雅·载芟》

则无以祖洽于众也。——《礼记·仲尼燕居》

(5) 又如:洽愿(称心如愿);洽意(合意;中意);洽悉(与事切合而详尽)

(6) 商量,协商意见 [consult with;arrange with]。如:洽办;面洽;洽商

(7) 假借为“给”。供应 [supply]

不洽而爟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商君书·兵守》

词性变化

qià

〈形〉

(1) 周遍;广博 [extensive]

元元本本,殚见洽闻。——班固《西都赋》。注:“洽,遍也。”

(2) 又如:洽化(普遍受到薰陶教化);恰闻(见识广博);洽人(学识渊博的人);洽客(广见博闻者);洽浃(广博;周遍)

(3) 和谐;融洽 [harmonious;uniform;in harmony]

洽比其邻。——《诗·小雅·正月》

民之洽也。——《诗·大雅·板》

(4) 又如:洽平(太平盛世,四方融洽);洽同(协和统一);洽和(和睦); 洽悦(和睦欢乐)

洽组词(常用词组)

洽办、洽购、洽商、洽谈

康熙字典中的「洽」

洽【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侯夾切《集韻》轄夾切《韻會》《正韻》胡夾切,音狹。和也,合也。《詩·小雅》洽比其鄰。

霑也。《書·大禹謨》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正義》洽,謂沾漬優渥,洽于民心,言潤澤多也。

《後漢·杜林傳》京師士大夫咸推其博洽。《註》洽,徧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

《集韻》葛合切,音閤。水名。亦作郃。《詩·大雅》在洽之陽。

《韻補》叶胡急切,音覡。《傅遐皇初頌》歌九功,舞八佾,鴻澤普,皇恩洽。

叶胡頰切,音協。《顏延之·赭白馬賦》武義粵其肅陳,文敎迄巳優洽。泰階之平可升,興王之軌可接。

说文解字中的「洽」

说文解字

洽【卷十一】【水部】

霑也。从水合聲。矦夾切

说文解字注

(洽)霑也。大雅。民之洽矣。傳曰。洽、合也。此謂毛詩假洽爲合也。釋詁曰。郃、合也。郃卽洽。毛詩在洽之陽、稱引者多作在郃之陽是也。从水。合聲。矦夾切。七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洽」

qià
①沾湿,湿润。《论衡·自然》:“霈然而雨,物之茎叶根荄,莫不洽濡。”
②和谐;融洽。《诗经·大雅·江汉》:“洽此四国。”
③广博,普遍。《汉书·司马迁传》:“博物洽闻。”
【恰欢】和睦,欢乐。
【恰平】天下协和太平。
【洽洽】密集众多的样子。

洽同音字:牰, 垯, 単, 挆, 畋, 卼,

洽同部首字:牰, 垯, 単, 挆, 畋, 卼,

洽同笔画字:牰, 垯, 単, 挆, 畋, 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375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