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縘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xì,

部首:糹

笔画:16

结构:左右

异体字:繫,

五笔:XEXD

仓颉:VFBVK

四角:22984

笔顺:折折捺捺捺捺撇捺捺撇折折捺横撇捺

「縘」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ì(ㄒ一ˋ)

1、古同“繫”。

UNICODE

縘字UNICODE编码U+7E18,10进制: 32280,UTF-32: 00007E18,UTF-8: E7 B8 98。
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縘」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縘」

縘【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查询·新华字典

《集韻》牽奚切,音溪。繫或作縘。《類篇》繫,也。今惡絮。

说文解字中的「縘」

说文解字

繫【卷十三】【糸部】

繫也。一曰惡絮。从糸毄聲。古詣切

说文解字注

(繫)繫也。一曰惡絮。一曰猶一名也。繫讀如谿黎。曡韵字。音轉爲縴。縴苦堅切。廣韵十二齊、一先皆曰。縴、惡絮。是也。釋名曰。煮繭曰莫。莫、幕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絮也。或謂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絮也。按此與煮繭絓頭不同物。編太平御覽者合而一之。誤矣。从糸。聲。大徐古詣切。非也。此字之本音見周易釋文。云。直作下糸者、音口奚反。集韵。繫牽兮切。引說文繫今惡絮。陸德明、丁度非不言之憭然也。而六朝以後舍系不用、而叚繫爲系。遂使繫之本義薶蘊終古。至鼎臣奉敕校定此書。亦徑云古詣切。何淺率如是。尙自謂用唐韵。不知唐韵霽韵內之繫、非許書之繫也。十六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縘」

縘同音字:餩, 橫, 貑, 橇, 㬱, 鬇,

縘同部首字:餩, 橫, 貑, 橇, 㬱, 鬇,

縘同笔画字:餩, 橫, 貑, 橇, 㬱, 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4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