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珽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tǐng,
部首:王
笔画:10
结构:左右
异体字:珵,
五笔:GTFP
仓颉:MGNKG
四角:12141
笔顺:横横竖横撇横竖横折捺
「珽」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珽tǐng(ㄊ一ㄥˇ)
1、玉笏。
UNICODE
珽字UNICODE编码U+73FD,10进制: 29693,UTF-32: 000073FD,UTF-8: E7 8F BD。
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造字法
形声:从王、廷声
English
jade tablet
「珽」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珽 tǐng
〈名〉
大圭。古代天子所持的玉笏,其形制因时而异 [jade tablet]
珽,大圭,长三尺。抒上,终葵首。——《说文》
天子搢珽方正于天下也。即考工玉人之大圭。——《礼记·玉藻》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珽」
珽【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他鼎切。《韻會》他頂切《正韻》徒鼎切,音挺。《廣韻》玉名。《博雅》珽,笏也。《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註》珽,玉笏也。《禮·玉藻》天子搢珽,方正於天下也。《註》笏也。珽之言挺然無所屈也。謂之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終葵首者,於杼上又廣其首,方如椎頭,是謂無所屈,後則恆直。相玉書曰:珽玉六寸,明自照。
又人名。唐有姚珽。
又《集韻》湯丁切,音聽。大圭,長尺二寸。《集韻》或作珵。毛氏曰:俗作〈王任〉,誤。
说文解字中的「珽」
说文解字
珽【卷一】【玉部】
大圭。長三尺,抒上,終葵首。从玉廷聲。他鼎切
说文解字注
(珽)大圭。長三尺。抒上。終葵首。見玉人。注曰。王所搢大圭也。或謂之珽。終葵、椎也。爲椎於其杼上。明無所屈也。杼、殺也。按玉藻謂之珽。注云。此亦笏也。珽之言挺然無所屈也。典瑞曰王晉大圭以朝日、魯語曰天子大采朝日、管子曰天子執玉笏以朝日皆謂此。司馬相如賦有晁采。晁古朝字。朝采卽朝日之大采也。長三尺。博三寸。葢自其中已上殺之。其殺六分而去一。至其首則仍博三寸而方之。鄭云。方如椎頭是也。珽王逸引相玉書作珵。抒今周禮作杼。玉藻注同。杼是也。从王。廷聲。他鼎切。十一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珽」
珽同音字:悖, 袐, 貢, 砞, 䖋, 笋,
珽同部首字:悖, 袐, 貢, 砞, 䖋, 笋,
珽同笔画字:悖, 袐, 貢, 砞, 䖋, 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485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以增字开头的诗句
- 形容希望的古诗词
- 长的古诗词大全-长的古诗词大全300首
- 以谋字开头的诗句
- 主字开头的诗句-主字开头的诗句7个字
- 描写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诗句 相爱不能在一起的诗词
- 带露的诗句
- 形容女孩的诗词歌赋
- 关于健康的古诗句
- 祝福育新学校的好诗句
热门赏析
- 含有沐字的诗词
- 关于梅的诗句古诗词
- 含梅花的诗句有哪些-含梅花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
- 含有三的诗句-含有三的诗句大全1OO
- 关于乡村的诗句大全-关于乡村的诗句大全集
- 含初字的诗句
- 含有杜鹃的诗句-含有杜鹃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泰的诗句-含有泰的诗句1002含有泰的诗句
- 关于春季的古诗词李白
- 古代诗词著名-古代诗词著名句子
热门知识
- 形容禾苗的诗句
- 唐诗思念人的诗句-唐诗思念人的诗句有雪
- 勉励自己的诗句-勉励自己的诗句或名言
- 鲁迅爱国诗词大全-鲁迅爱国诗词大全100首
- 写雪的唯美诗句-写雪的唯美诗句10句小雪
- 描写夫妻的诗词
- 八年级上册诗词-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ppt
- 6月诗词-6月诗词a
- 形容风景优美的古诗词-形容风景优美的古诗词全首
- 写送别的诗句古诗-写送别的诗句古诗大全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