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兵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īng,
部首:八
笔画:7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RGWU
仓颉:OMC
四角:72801
笔顺:撇竖横竖横撇捺
「兵」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兵bīng(ㄅ一ㄥ)
1、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查询·新华字典
2、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UNICODE
兵字UNICODE编码U+5175,10进制: 20853,UTF-32: 00005175,UTF-8: E5 85 B5。
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arms、soldiers
相关字词
卒
造字法
会意:从丘、从八
English
soldier, troops
「兵」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兵 bīng
〈名〉
(1)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 同本义 [arm;weapon]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兵者,凶器也。——《国语·越语》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兵者,国之爪也。——《墨子·七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兵解(古代方士以为学道者死于兵刃,供兵刃解脱躯壳以成仙,称为兵解);兵戈(干戈。借以指战争)
(4) 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army;troop]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四》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
赵亦盛设兵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兵果败。—— 汉· 刘向《列女传》
(5) 如:兵柄(军权);兵备道(明代的官名。分巡道的首长,兼管军务,负责管区内的治安);兵房(县衙中六房之一,掌兵事);兵马制置(即制置使。唐大中五年始置,负责边防军务。宋初不常设,后为对金作战,设置渐多)
(6) 士卒 [soldier]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 晋兵。——《资治通鉴》
(7) 又如:雄兵百万;草木皆兵;当兵;兵来将敌水来土堰(不管对方使用何种策略,都自有对付的办法)
(8) 军事;武力;战争 [military affairs;war,warefare]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夫兵,犹火也。——《左传·隐公四年》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9) 又如:兵交(交战);兵端(战争的发端);兵燹(因战火引起的焚烧毁坏);兵栏(军营周围的栅栏);兵纪(军事要事);兵冲(军事要冲)
(10) 用兵策略,战略 [tactics;strategy]
故士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
(11) 牌戏名 [pawn]
(12) 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13) 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词性变化
查询·新华字典
◎ 兵 bīng
〈动〉
(1) 用兵器攻击,刺杀 [kill]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兵诛(用兵器诛杀)
(3) 伤害 [injure]
反以自兵。——《吕氏春秋·侈乐》
(4) 又如:兵荒(战争造成的饥荒及其他灾祸);兵寇(乱兵或乱兵的侵扰)
兵组词(常用词组)
兵备道、兵变、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部、兵差、兵车、兵船、兵丁、兵法、兵费、兵符、兵工、兵工厂、兵荒马乱、兵火、兵祸、兵家、兵甲、兵舰、兵谏、兵力、兵连祸结、兵临城下、兵乱、兵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马俑、兵痞、兵器、兵强马壮、兵权、兵刃、兵戎、兵戎相见、兵舍、兵士、兵事、兵势、兵书、兵头、兵团、兵无斗志、兵衅、兵役、兵役法、兵役制、兵营、兵勇、兵员、兵源、兵站、兵制、兵仗、兵种、兵卒
康熙字典中的「兵」
兵【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查询·新华字典
〔古文〕《唐韻》甫明切《集韻》《韻會》晡明切《正韻》補明切,丙平聲。《說文》械也。《增韻》戎器也。《世本》蚩尤以金作兵。兵有五,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
又執兵器從戎者曰兵。《禮·月令》命將帥選士厲兵。《周禮·夏官》中秋敎治兵。《廣韻》戎也。
又擊敵曰兵之。《左傳·定十年》公會齊景公于夾谷,齊犁彌使萊人以兵劫公。孔子以公退,曰:士兵之。《註》命士官擊萊人也。
又《禮·曲禮》死曰兵。《註》言能捍國難爲所殺者,謂爲兵也。
又必良切,音浜。《詩·衞風》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史記·天官書》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寧昌。《白虎通》武王望羊,是謂攝揚。盱目兵,天下富昌。◎按兵古音必良切,自《魏·王粲·刀銘》相時隂陽,制兹利兵。始與淸、呈、形、靈爲韻。《思王·孟冬篇》武官誡田,講旅統兵。與淸、停爲韻。《贈丁儀王粲》詩:皇佐揚天惠,四海無交兵。與淸、城、名、聲爲韻。《明帝·苦寒行》雖有吳蜀,春秋足耀兵。與齡、纓爲韻。
又《韻補》叶犇謨切,音逋。《道藏歌》解帶天皇寢,停駕高上兵。玉眞啓角節,翊衞自相扶。
说文解字中的「兵」
说文解字
兵【卷三】【部】
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皃。,古文兵,从人廾干。,籒文。補明切〖注〗,古文兵。
说文解字注
(兵)械也。械者器之緫名。器曰兵。用器之人亦曰兵。下文云從廾持斤則製字兵與戒同意也。从廾持斤。幷力之皃。補明切。古音在十部。
()古文兵。从人廾干。干與斤皆兵器。
()籒文兵。
古汉语字典中的「兵」
bīng
①兵器;武器。《殽之战》:“束载、厉兵、秣马矣。”《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②军队;士兵。《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
③战争;军事。《论积贮疏》:“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教战守策》:“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④战略。《谋攻》:“战上兵伐谋。”兵同音字:妢, 弄, 庐, 佟, 㽕, 㒵,
兵同部首字:妢, 弄, 庐, 佟, 㽕, 㒵,
兵同笔画字:妢, 弄, 庐, 佟, 㽕, 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587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赞美沉稳的诗词 有关赞美水的沉稳诗句
- 祝贺的古诗词-祝贺事业蒸蒸日上的中国古诗词
- 以水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中秋的诗词大全 杜甫
- 有陈的诗词歌赋
- 描写芍药花的诗词 关于芍药花的诗句
- 鼓励人不后悔的诗句有哪些?
- 严蕊诗词全集-严蕊诗词全集图片
- 以听字开头的诗句
- 菊花台歌词里有哪些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贵在坚持的诗句
- 关于想喝酒的诗词
- 关于练字的诗句-关于练字的诗句或名言
- 歌颂党的诗词歌赋
- 端午节古诗词大全-一年级端午节古诗词大全
- 含我的诗句-含我的诗句大全
- 关于叶子的诗句有哪些
- 含迟字的诗句-含迟字的诗句有哪些
- 冯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含人的诗句-含人的诗句大全
热门知识
- 形容寂寞的诗句的古诗词 形容秋天的诗句古诗词
- 写衡山的诗句-写衡山的诗句李白
- 写菊花诗句有哪些-写菊花诗句有哪些鸡与兔
- 大气磅礴的诗词100首
- 带有脽字的诗
- 夏季景物诗句-夏季景物诗句有哪些
- 写弯月的诗词
- 除夕诗词名句-除夕诗词名句和赏析
- 天津语文高考重点背诵诗句
- 形容初秋美好的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 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
-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