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桯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tīng, yíng,
部首:木
笔画:11
结构:左右
异体字:楹,
五笔:SKGG
仓颉:DRHG
四角:46914
笔顺:横竖撇捺竖折横横横竖横
「桯」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桯tīng(ㄊ一ㄥ)
1、床前几。
2、查询·新华字典
2、横木:门桯。
3、碓等工具的杆子或短木。
其他字义
桯yíng(一ㄥˊ)
1、古同“楹”,厅堂前部的柱子。
2、查询·新华字典
2、古代车上插车盖柄的长木筒:“轮人为盖,达常(车盖柄)围三寸,桯围倍之,六寸。”
UNICODE
桯字UNICODE编码U+686F,10进制: 26735,UTF-32: 0000686F,UTF-8: E6 A1 AF。
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造字法
形声:从木、呈声
「桯」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桯 tīng
〈名〉
(1) 古代放置床前的小桌 [a small bedside table]。
(2) 如:桯凳(床前长凳)
(3) 横木 [stretcher]
耙桯长可五尺,阔约四寸,两桯相离五寸许。——《农政全书》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桯」
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他丁切《集韻》湯丁切,音汀。《說文》牀前几。《揚子·方言》江沔之閒曰桯。《博雅》桯,俎几也。
又柱類。《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達常圍三寸,桯圍倍之。《註》達常,斗柄下入杠中者。桯,蓋杠也,足以含達常。
又夷牀橫木曰桯。《儀禮·旣夕》遷于祖用軸。《註》軸,輁軸。輁狀如長牀,穿桯前後而關軸焉。
又《廣韻》碓桯。
又《集韻》怡成切,音盈。與楹同。
又《唐韻》戸經切《集韻》乎經切,音。牀前几。
说文解字中的「桯」
说文解字
桯【卷六】【木部】
牀前几。从木呈聲。他丁切
说文解字注
(桯)牀前几。方言曰。榻前几。江沔之閒曰桯。趙魏之閒謂之椸。按古者坐於牀而隱於几。孟子隱几而臥、內則少者執牀與坐、御者舉几是也。此牀前之几、與席前之几不同。謂之桯者、言其平也。考工記葢桯、則謂直杠。從木。呈聲。他丁切。十一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桯」
桯同音字:蚾, 菄, 動, 㖪, 牽, 崤,
桯同部首字:蚾, 菄, 動, 㖪, 牽, 崤,
桯同笔画字:蚾, 菄, 動, 㖪, 牽, 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761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元稹赞美菊花的诗句古诗
- 以右字开头的诗句
- 公司成立五周年祝福诗句 祝公司越来越好的诗句
- 关于月牙泉的诗词 关于月牙泉的诗句
-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有哪些-与战争有关的诗句有哪些木兰诗
- 劝人不要消沉的诗句
- 有初字的诗词歌赋
- 以泽字结尾的诗词
- 有关牛郎织女的古诗词-有关牛郎织女的古诗词苏轼
- 有关节气诗词
热门赏析
- 含有河字的诗句大全
- 关于药的诗句-关于药的诗句与名言
- 关于知了的诗句-关于知了的诗句歌
- 关于写菊花精神的诗句
- 关于比喻的诗句-关于比喻的诗句大全
- 关于努力奋斗的古诗词
- 关于屈原的诗词歌赋
- 关于墨的诗词-关于墨的诗词名句
- 古诗词黄花-古诗词黄花意象
- 寒露的诗词歌赋
热门知识
- 描写中秋节古诗词大全-描写中秋节古诗词大全视频
- 酒开头的诗词-酒开头的诗词歌赋
- 形容可惜的诗句
- 秋雨的唯美诗词歌赋
- 校园诗句
- 描写春天的优美诗词-描写春天的优美诗词句
- 戛然而止的读音
- 写思念已故长辈的诗句-写思念已故长辈的诗句什么入梦来
- 表达朋友情谊的古诗词
- 诗词精选三年级
热门诗文
- 上之回(三十六离宫)
- 咏罂粟子
-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 惜分飞(吴氏馆寄内童氏)
- 满江红(次韵西叔兄咏兰)
- 留晚香
- 附:李助为章武赋
- 与陈给事书
- 浣沙溪(黄钟)
-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热门名句
-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 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
-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
-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