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旣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ì,

部首:旡

笔画:11

结构:左右

异体字:既,

五笔:RXAQ

仓颉:HPMVU

四角:21712

笔顺:撇竖折横横撇折横折撇折

「旣」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ì(ㄐ一ˋ)

1、同“既”。

UNICODE

旣字UNICODE编码U+65E3,10进制: 26083,UTF-32: 000065E3,UTF-8: E6 97 A3。
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already; de facto; since; then

「旣」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旣」

旣【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居豙切《集韻》《韻會》居氣切,音曁。《說文》小食也。从皀㒫聲,論語曰:不使勝食旣。○按今《論語》作氣。

《玉篇》已也。《易·小畜》旣雨旣處。《詩·召南》亦旣見止,亦旣覯止。

《博雅》盡也。《易·旣濟疏》旣者,皆盡之稱。《書·舜典》旣月。《左傳·桓元年》日有食之旣。

《博雅》旣,失也。

與漑同。《史記·五帝紀》帝嚳旣執中而徧天下。《註》徐廣曰:古旣字作水旁。

《集韻》几利切,音冀。義同。

許旣切,音欷。餼或作旣。饋客芻米也。《禮·中庸》旣廩稱事。《註》旣讀爲餼。餼廩,稍食也。《正字通》俗旣字。旣字中匕作丨二。

说文解字中的「旣」

说文解字

旣【卷五】【皀部】

小食也。从皀旡聲。《論語》曰:“不使勝食旣。”居未切

说文解字注

(旣)小食也。此與口部嘰音義皆同。玉藻、少儀作禨。假借字也。引伸之義爲盡也已也。如春秋日有食之旣。周本紀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旣不祀。正與小食相反。此如亂訓治、徂訓存。旣者、終也。終則有始。小食則必盡。盡則復生。从皀。旡聲。居未切。十五部。論語曰。不使勝食旣。鄉黨篇文。此引經說假借也。論語以旣爲气。如商書以爲好、詩以夃爲姑之類。今論語作氣。气氣古今字。作氣、葢魯論也。許偁、葢古文論語也。或云。謂不使肉勝於食。但小小食之。說固可通。然古人之文。云不使勝則巳足。不必贅此字。

古汉语字典中的「旣」

旣同音字:㣤, 埼, 術, 羛, 惐, 匬,

旣同部首字:㣤, 埼, 術, 羛, 惐, 匬,

旣同笔画字:㣤, 埼, 術, 羛, 惐, 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855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