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嗁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tí,

部首:口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啼,

五笔:KRHM

仓颉:RHYU

四角:62017

笔顺:竖折横撇撇竖横折撇横折撇折

「嗁」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í(ㄊ一ˊ)

1、同“啼”。

UNICODE

嗁字UNICODE编码U+55C1,10进制: 21953,UTF-32: 000055C1,UTF-8: E5 97 81。
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give forth sound, make noise

「嗁」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嗁」

嗁【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正韻》杜兮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說文》號也。《前漢·五行志》豕人立而嗁。《後漢·梁冀傳》作愁眉嗁妝。《廣韻》同啼㖒。《集韻》或作㖷渧諦。

通作謕。《前漢·嚴助傳》孤子謕號。

叶田離切。《魏武帝·苦寒行》樹木何蕭索,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嗁。《集韻》通作啼。

说文解字中的「嗁」

说文解字

嗁【卷二】【口部】

號也。从口虒聲。杜兮切

说文解字注

(嗁)号也。号各本作號。今正。号下曰。痛聲也。此可證嗁号與嘑號不同字也。号、痛聲。哭、哀聲。痛在內。哀形於外。此嗁與哭之別也。喪大記。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婦人哭踊。注。悲哀有㴱淺也。若嬰兒中路失母。能勿啼乎。按鄭用襍記語也。嗁俗作啼。士喪禮作諦。古多假諦爲嗁。从口。虒聲。杜兮切。十六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嗁」

嗁同音字:彂, 蒚, 䘵, 鄥, 閠, 綂,

嗁同部首字:彂, 蒚, 䘵, 鄥, 閠, 綂,

嗁同笔画字:彂, 蒚, 䘵, 鄥, 閠, 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882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