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屣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xǐ,

部首:尸

笔画:14

结构:左上包围

异体字:躧,

五笔:NTHH

仓颉:SHOO

四角:77281

笔顺:折横撇撇撇竖竖横竖横竖横撇捺

「屣」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ǐ(ㄒ一ˇ)

1、鞋:敝屣。

UNICODE

屣字UNICODE编码U+5C63,10进制: 23651,UTF-32: 00005C63,UTF-8: E5 B1 A3。
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shoe

造字法

形声:从尸、徙声

English

straw sandals or slippers that have no heel-backs

「屣」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鞋子 [shoe]

屣,履也。——《广雅》

贫贱尔何忧,弃去如脱屣。——宋· 苏轼《巫山》

负箧曳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屣敝(破鞋。喻指无价值之物品);屣脱(脱下鞋子);屣履(拖着鞋子走路)

词性变化

〈动〉

穿着拖鞋走 [slipper]

衣不及带,屣履出迎。——《后汉书·崔骃传》

康熙字典中的「屣」

屣【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集韻》所綺切,音縰。《玉篇》履也,或作蹝。《孟子》猶棄敝蹝。《註》草履也。《廣韻》履不躡跟也。與躧同。《前漢·雋不疑傳》躧履起迎。《註》曳之而行,言其遽也。

《廣韻》《集韻》所寄切。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屣」

说文解字

躧【卷二】【足部】

舞履也。从足麗聲。,或从革。所綺切

说文解字注

(躧)舞履也。鄭注周禮曰。鞮屨、四夷舞者屝也。史記貨殖傳。躡利屣。徐廣曰。舞屣也。躡一作跕。跕吐協反。地理志。跕躧。臣瓚曰。躡跟爲跕。按舞不納履。故凡不著跟、曳之而行曰躧履。如雋不疑傳、長門賦皆是也。西京賦說舞曰。振朱屣於盤樽。薛曰。朱屣、赤絲履也。从足。麗聲。所綺切。十六部。

()或从革。

古汉语字典中的「屣」


①鞋。《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②拖着鞋。《后汉书·王符传》:“衣不及带,屣必履出迎。”

屣同音字:骲, 榢, 竮, 蔢, 靘, 綰,

屣同部首字:骲, 榢, 竮, 蔢, 靘, 綰,

屣同笔画字:骲, 榢, 竮, 蔢, 靘, 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885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