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欿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kǎn, qiàn,

部首:欠

笔画:12

结构:左右

异体字:坎,歘,

五笔:QVQW

仓颉:NXNO

四角:27782

笔顺:撇折撇竖横折横横撇折撇捺

「欿」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欿kǎn(ㄎㄢˇ)

1、不自满:“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2、

2、忧愁:“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3、古同“坎”,坑。

其他字义

欿qiàn(ㄑ一ㄢˋ)

1、方言,心有所欲;想念。

UNICODE

欿字UNICODE编码U+6B3F,10进制: 27455,UTF-32: 00006B3F,UTF-8: E6 AC BF。
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discontented; sad; gloomy

「欿」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欿 kǎn

〈形〉

(1) (形声。从欠,舀声。本义:欲,求取)

(2) 假借为“歉”。谦虚,不自满 [be not contented]

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孟子·尽心上》

(3) 又如:欿憾(自觉有缺失而感到遗憾);欿视(对自己不满意,认为不足);欿欿(不自满貌)

(4) 忧愁的的样子 [sad]

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楚辞·哀时命》

(5) 又如:欿切(愁苦,痛切)

词性变化

欿 kǎn

〈名〉

通“坎”。坑,地面低陷的地方 [pit;hole]

至则欿用牲,加书,征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孟子·尽心上》

康熙字典中的「欿」

欿【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他含切,音貪。《說文》欲得也。《玉篇》貪惏曰欿。或作、。

《集韻》枯含切,音龕。

《廣韻》胡感切《集韻》戸感切,音頷。義同。亦作。互見字註。

《玉篇》口感切《集韻》《韻會》《正韻》苦感切,音坎。欿然,不自滿足意。《孟子》如其自視欿然。

愁貌。《楚辭·哀時命》欿愁悴而委惰。

《博雅》欿,〈穴下臼〉坑也。同坎。《左傳·襄二十六年》欿用牲,加書徵之。《釋文》欿,苦感反。《說文長箋》貪欿音訓同。當卽一字。《正字通》貪欿義別,長箋說非。

说文解字中的「欿」

说文解字

欿【卷八】【欠部】

欲得也。从欠臽聲,讀若貪。他含切

说文解字注

(欿)欲得也。孟子。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張鎰曰。欿音坎。內顧不足而有所欲也。玉裁按。孟子假欿爲坎。謂視盈若虛也。大玄。雷推欿?。卽坎窞也。今本大玄欿字譌不可識。从欠。臽聲。讀若貪。他含切。七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欿」

欿同音字:䏼, 軬, 萪, 棆, 靰, 循,

欿同部首字:䏼, 軬, 萪, 棆, 靰, 循,

欿同笔画字:䏼, 軬, 萪, 棆, 靰, 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950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