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紫字的诗词歌赋
-
新雷
张维屏
清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花发沁园春·呈史沧洲
刘子寰
宋
换谱伊凉,选歌燕赵,一番乐事重起。花新笑靥,柳软纤腰,济楚众芳围里。年年佳会。长是傍、清明天气。正魏紫衣染天香。蜀妆红破春睡。
一簇猩罗凤翠。遍东园西城,点检芳事。铃斋吏散,昼馆人稀,几阕管弦清脆。人生适意。流转共、风光游戏。到遇景,取次成欢。怎教良夜休醉。
游庐山栖贤寺
危素
明
弱冠好山水,朅来庐阜阳。
憩涧微雨至,入林春风香。
载经三峡桥,地籁闻铿锵。
解带缘石磴,爱此泉流长。
泄岩凝素乳,洒树见飞霜。
冷冷转空曲,湛湛涵清光。
五老九千仞,巉绝天中央。
紫烟射仙壑,白云冠僧坊。
幽思稍愉悦,良朋共翱翔。
访古慕宗向,悟玄愧裴杨。
超然色界游,圆灵大无方。
终当毕吾志,混迹麋鹿行。
秋尽自遣
陆游
宋
息驾江湖上,推移岁又残。
雨添苔晖紫,霜染柏林丹。
贫叹耕畴薄,狂依禁网宽。
游山携一钵,到寺即开单。
别南塘子
左国玑
明
五月麦熟茧缲丝,黄鹂啄椹鸣桑枝。
南风送帆五两急,吴江酒船初到时。
牛车日转曹门进,鼓市楼西集成镇。
金椎初破紫泥封,玉壶泻出黄金嫩。
当年交结十辈豪,鞭挞扬马雄风骚。
邀遮直上酒楼去,意气扫拂天云高。
当楼艳妇调金瑟,袒博喧呼动阡陌。
银烛烧残北阙星,纤歌舞落西山月。
风蓬聚散各沈沦,复见何人据要津。
五陵日月无精魄,乡里衣冠有俊民。
于今尚作红尘客,掉臂东华献时策。
耻逐童年走帝乡,懒随南雁飞燕北。
闻君高谊非常流,意气倾倒山为投。
片言贵合黄金小,一斛可散千春愁。
嗟我生年已半百,种种颠毛欲成雪。
可惜腰间玉辘轳,光芒犹见秋烟白。
闲来解赠南塘君,看我剑上摇星文。
不用千金答高价,但博垆头一醉醺。
两都词赋何劳献,五军大纛何须建。
一息春雷我自酣,百年事业君应见。
此回酒船何日来,望君日上梁王台。
迷留且作驩糟客,未是千秋冠古才。
赠别皇甫曾
灵一
唐
幽人从远岳,过客爱春山。
高驾能相送,孤游且未还。
紫苔封井石,绿竹掩柴关。
若到云峰外,齐心去住间。
次韵程丞相重九日示席客
郑獬
宋
湖光飞出洞庭秋,拍手齐看山公游。
黑云抱日离东海,苍霞穿漏红光浮。
我公重惜此佳节,携宾留燕停鸣驺。
城角直穿一气外,碧鳞缥缈飞高楼。
晚花纤丽金靥闹,平莎蒙密绿发稠。
手把玻璃笑当坐,飘然逸气凌云遒。
须臾大卷出新作,铁网包住鲸与虬。
四座传观赏佳句,丝管不发清歌留。
茱萸著酒紫香透,芙蓉插髻双眉修。
后堂新压菊花酿,倾在玉盆凝不流。
美人再拜劝公饮,一饮可忘今古愁。
谁谓长戈可驻景,谁谓萱草能忘忧。
斯言寥阔不可考,乐事须向尊前求。
霓裳法曲古来绝,小槽琵琶天下尤。
只此醉乡有佳境,此境不与人间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angxi/476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关于思乡的诗句和离别的诗句 离别的诗句 古诗
- 赞美自然风光的古诗词-赞美自然风光的古诗词及赏析
- 关于“跌倒”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烹茶的诗句有哪些
- 以碧字开头的诗句-以碧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乌龙茶的诗句
- 珍惜感情诗词名句大全
- 清明节古诗词大全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清明诗 清明节的诗句 夜深的诗句 清明古诗 寒食节 ....source-icon {vertical-align- middle;width- 14px;heig
- 含有光字的诗句
- 关于错过花期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汉语
- 「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100首
- 表达暗恋的诗词-表达暗恋的诗句
- 秦少游的七夕诗词
- 写怀才不遇的诗句-写怀才不遇的诗句有哪些
- 写春的诗句古诗词
- 包含天的诗句-包含天的诗句大全
- 一个人孤独寂寞的诗句
- 形容少年美好的诗句有哪些?
- 有关黄鹤楼的古诗词 有关黄鹤楼的诗句
- 带有垄字的诗-带有垄字的诗句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
-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