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学的古诗句-关于勤学的古诗句子
-
缘识
宋太宗
宋
从小莫颠謏,长大始成人。
经史须勤学,然可待尊亲。
勿谈他已短,但秪自脩身。
所作行慈善,见者生钦羡。
好事審还听,憎爱去贪恋。
我即说分明,试逸绝骄矜。
孺子受天廕,不织不蚕耕。
愿尔多聪悟,孝顺於君父。
逆耳必从之,少欲减嗔怒。
谨守作童儿,缘是正禺痴。
重贵在心知,认取世间为。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岑参
唐
建业控京口,金陵款沧溟。
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
十年自勤学,一鼓游上京。
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
解榻皆五侯,结交尽群英。
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
跨马出国门,丹阳返柴荆。
楚云引归帆,淮水浮客程。
到家拜亲时,入门有光荣。
乡人尽来贺,置酒相邀迎。
闲眺北顾楼,醉眠湖上亭。
月从海门出,照见茅山青。
昔为帝王州,今幸天地平。
五朝变人世,千载空江声。
玄元告灵符,丹洞获其铭。
皇帝受玉册,群臣罗天庭。
喜气薄太阳,祥光彻窅冥。
奔走朝万国,崩腾集百灵。
王兄尚谪宦,屡见秋云生。
孤城带后湖,心与湖水清。
一县无诤辞,有时开道经。
黄鹤垂两翅,徘徊但悲鸣。
相思不可见,空望牛女星。
夏夜
陆游
宋
乞骸安晚节,养疾卧空村。
月暗枭鸣树,船归犬吠门。
藜羹加糁美,黍酒带醅浑。
稚子能勤学,灯前与细论。
孟童中异科而还来访余於行都赐第辄赠以诗
郑清之
宋
在昔昌黎公,序赠张童子。
独出超等夷,芳名驾青史。
君门蔼世勋,夐轶四平李。
宗社方同休,彪炳见孩稚。
天庭插犀角,星眸炯秋水。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
朱门共骇听,洗此筝笛耳。
老翁欲笞儿,眼看拾青紫。
一朝闻九关,赍予出周篚。
我朝晏与杨,炳炳贵名起。
愿子志远大,勤学踵前轨。
家尊我相知,作诗赠归骑。
夏夜
陆游
宋
乞骸安晚节,养疾卧空村。
月暗枭鸣树,船归犬吠门。
藜羹加糁美,黍酒带醅浑。
稚子能勤学,灯前与细论。
孟童中异科而还来访余於行都赐第辄赠以诗
郑清之
宋
在昔昌黎公,序赠张童子。
独出超等夷,芳名驾青史。
君门蔼世勋,夐轶四平李。
宗社方同休,彪炳见孩稚。
天庭插犀角,星眸炯秋水。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
朱门共骇听,洗此筝笛耳。
老翁欲笞儿,眼看拾青紫。
一朝闻九关,赍予出周篚。
我朝晏与杨,炳炳贵名起。
愿子志远大,勤学踵前轨。
家尊我相知,作诗赠归骑。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释智圆
宋
挑灯杖裁製削青筠,纤纤状可珍。助灯虽有力,举用实由人。破暗如无怠,资明敢顾身。窗间傥勤学,终夕愿相亲。
题山寺僧房
岑参
唐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释智圆
宋
挑灯杖裁製削青筠,纤纤状可珍。助灯虽有力,举用实由人。破暗如无怠,资明敢顾身。窗间傥勤学,终夕愿相亲。
题山寺僧房
岑参
唐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angxi/684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与风雪有关的诗句
- 咏葡萄诗词-咏葡萄诗词解释
- “马”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太”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苦字开头的诗句
- 关于"陌上花开"的诗句
- 描述“刻字”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花的诗词四个字的 赞美桂花的诗句古诗词
- 表达念旧的诗句
- 以细结尾的诗句
- 赞美“地铁”的诗句有哪些?
- 表达思念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汉语
- 「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爱国情感的名诗词名句
- 相思诗词王维
- 勤奋好学的古诗词-勤奋好学的古诗词课文带注释
- 菊古诗词-梅兰竹菊古诗词
- 写春雨无声的诗句是-写春雨无声的诗句是哪些
- 内心孤独诗句
- 李白关于黄河的诗词
- 妻开头的诗句-妻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写关于明月的诗句古诗
- 诗词大会所有古诗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
-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