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形容湖南第一师范城南书院诗句
-
来形容湖南第一师范城南书院诗句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湖南省立一师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境内,地处书院路中南段。自2008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升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后,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校区各系部,陆续搬入河西东方红校区。
沁园春—长沙的诗词是什么?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长沙〕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
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
〔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舸(gě戈上)〕大船。
〔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
《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
〔寥廓〕广远空阔。
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
”〔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
《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
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
”遒,强劲。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
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
关于橘子洲头的诗词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有关于湘江的诗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
舸(gě):泛指船:此指大船。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1918年毛泽东和萧瑜、 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主:主宰。
沉浮:比喻事物盛衰、消长。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遒(qiú):强劲有力。
遏(è):阻止。
峥嵘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
峥嵘:山势高峻,比喻超越平常,不平凡,不寻常。
稠:多。
怅寥廓: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激扬:激浊扬清 击水:这里指游泳 浅底:清澈的水底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2.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永负 汉 庭哭,遥怜 湘水 魂。
”全文如下: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
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
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
恐失东人望,其如西极存。
时危当雪耻,计大岂轻论。
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
牵裾恨不死,漏网荷殊恩。
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
风断青蒲节,霜埋翠竹根。
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
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3.鲁迅的《湘灵歌》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②,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③,太平成象盈秋门④。
这首诗是鲁迅写给片山松元的。
《鲁迅日记》1931年3月5日,诗中“如”作“于”,“皎”作“皓”,“皓”作“素”。
①湘灵:《后汉书·马融传》注:“湘灵,舜妃。
” ②高丘:楚国山名。
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 ③唐朝钱起《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④太平成象:《通鉴·唐纪六十》,大和六年,唐文宗问宰相牛僧孺:“天下何时当太平?”牛答:“太平无象。
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
”秋门:李贺《自昌谷到洛后门》:“苍岑竦秋门。
”曾益注:“洛阳有宜秋门、千秋门。
”洛阳是东都,这里借秋门指南京。
【翻译】 原先听说湘水漫江碧透,可现在水面上却漂着血痕! 湘水之灵在湘水上看自己的倒影,就象是皎洁的月亮后有彤红的云霞。
高丘在晚上变得很寂寞,鲜花也全部凋零,春天消逝。
鼓完瑶瑟却跟本没有人听,南京充斥着粉饰的太平。
沁园春 长沙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年代】:现当代 【作者】:毛泽东 【作品】:沁园春 【内容】:长沙(1925)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
舸(ge3):大船。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八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一九一八年毛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遒(qiu2):强劲。
遏(e4):阻止。
【题解】: 一九二五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
毛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词大概是离长沙时所作。
赏析 万山红遍 一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
”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
《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
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
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
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
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
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
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
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风华正茂 一段峥嵘岁月 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则为伟大高尚心灵的反映。
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这首词的下半阕着重抒情,正是这种伟大心灵回声的抒发。
这种抒发,首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者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
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
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
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
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
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
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
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
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
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了解这个背景...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长沙
原文: 沁园春·长沙 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
由谁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扩展资料: 解读: 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
翻阅毛主席诗词,觉得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大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大气,与战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气概较为吻合。
毛主席诗词的开卷之作,就是一首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
毛主席赞美的秋天。
是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逍遥自在,得其所哉。
“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他们却没有自由!于是诗人为之“怅寥廓”。
在这“寥廓”的秋天,诗人的惆怅像秋天一样“寥廓”,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不禁像“天问”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屈原“天问”时,等待“天”的回答。
而诗人设问时,答案是了然于胸的,那就是: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将唤起民众来主宰沉浮。
由于当时革命形势不甚明朗,所以诗人“怅寥廓”。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毛泽东诗词的开卷之作怎么没提国家和人民?其实,那“问苍茫大地”,不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吗?诗人因不能“竞自由”而为之“怅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吗? 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与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和历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诗人是一脉相承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再回到那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吧,他们是诗人的好友,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他们将为中华民族“竞自由”,为苍茫大地“主沉浮”!“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是很有兴味的。
历代青少年诗人,大多以“万户侯”为目标。
爱国诗人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南宋杰出词人刘克庄醉后仍感叹“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诗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表示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
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所作。
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
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
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毛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的意思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象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
关于毛泽东的诗词《咏梅》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
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
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
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
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
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
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枝独秀,傲然挺拔。
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
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
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
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
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
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
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
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
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
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毛泽东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
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
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
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同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
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
1934年10月,参加红一...
《橘子洲头》诗词全文是什么?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选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简介:《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32岁时,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所做的词。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所作。
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
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
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毛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1917年,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抱着救国救民的理念。
开展了早期的社会活动,通过在社会中的磨练,他接受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1920年,毛泽东再度返回长沙,那时他已经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2年,毛泽东在安顺曾经组织过工人补习学校,同年又领导过长沙土木工人罢工,促进了湖南省总工会的成立,后来被通缉,在1925年又辗转回到湖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这年春夏,他回乡养病时组织农民运动,后又遭湘潭县团防局缉拿。
8月28日,毛泽东在韶山共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摆脱了敌人的追捕,经长沙等地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毛泽东重游了学生时代常游的岳麓山、橘子洲等地。
时值而立之年的他,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回忆起1911~1923年在长沙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想起其间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感慨之余,写下这首词,展现出作者的激情壮志和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赏析: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毛泽东在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意思是正值青年朋友意气风发。
当时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到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
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
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这一段描写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参考资料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
《沁园春 长沙》是什么类型的诗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沁园春 是词牌的一种,长沙是这一首的名字。
《沁园春》是中国古代文苑中一枝常开不败的奇葩。
其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苑。
据《后汉书》卷五十三《窦宪传》记载:宪恃宫掖声执,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田园,主逼畏不敢计。
后肃宗驾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
后发觉,帝大恕,召宪,切责。
……宪大震惧。
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
后人感叹其事,多咏叹之。
到唐代后,“沁园”已成为典故见诸文人笔下,并进入音乐领域,成为音乐题材。
《沁园春》词牌最早当出现于晚唐,今已考证。
现在传世的最早《沁园春》词当数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
但张先其词与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相比,尚欠精工。
故后人填《沁园春》,多遵苏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425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以下结尾的古诗词
- 关于巾帼的诗句
- 与花有关的诗句古诗-与花有关的诗句古诗文
- 带艳字好的诗词 带有艳字的诗句
- 有关七的古诗词
- 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 以发开头的诗句-以发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哲理的诗句-富有哲理的诗句
- 日积月累的诗句和诗名有哪些?
-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全部诗句是什么-
推荐赏析
- 积极的现代诗词
- 关于春诗句-关于春诗句的开场白
- 关于景的诗句-关于景的诗句古诗有景物
- 关于咏梅的诗词-关于咏梅的诗词解读
- 关于秋天声音的诗句-关于秋天声音的诗句有哪些
- 和长安有关的古诗词
- 关于国庆诗词名句-关于国庆诗词名句英文
- 含冒的诗句
- 含有日的诗词大全
- 关于少年的古诗词-关于少年的古诗词至少是四首
推荐汉语
- 「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带成的诗词大全
- 带有鏴字的诗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唐诗鉴赏
- 扬州慢中哪些诗句到达昔日的扬州他们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 扬州慢中的扬州的景象
- 夸奖老师的诗句有哪些
- 诗词小学生五年级
- 带有壳字的诗
- 李白诗词代表作-李白诗词代表作有哪些
- 思念小孩的诗词-思念小孩的诗词李白
- 描写山水风光的诗词句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
-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