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有关诗句
-
甲午战争有关诗句
方伟(濯缨轩主人):
原韵奉答香港林峰先生《甲午风云》二首
一
国耻长铭甲午年,凭高目注海东边。
闲云犹在波心荡,战舰谁知水底眠。
清祚命悬慈禧掌,楚王尸欠伍员鞭。
何当卫霍生今世,好使中华梦再圆。
二
香江传语意徘徊,话到前仇事可哀。
蓟下已无遗老泪,幽州空有古时台。
凄凉血恨冰全释,友好邦交花正开。
一旦战云生海上,吾今而后乃风培。
贺新郎·甲午
此恨无人说!望东洋,风涛犹是,无穷瓜葛。百二年来云水冷,血海深仇谁雪?有几个,冲冠怒髪?此日将军能开唱,似优伶,涂抹成风月。更弹起,琴和瑟。
今时可与前时别?怅年年,腆颜东向,水交云合。敌国军营漂木柹,我自笙歌销骨。更莫使,辛陈愁绝。料想鱼龙经过处,尚惊心,海底堆堆铁。船应被,浪摧裂!
贺新郎·用稼轩韵和东海客
往事从头说。想当年,列强卷起,无穷纠葛。奇耻算来岂甲午?多少深仇难雪!心头恨,隐而未发。史册漫翻常下泪,对长空,一片伤心月。更何忍,听琴瑟!
今来古往何分别?叹而今,金瓯还是,久分难合。更有鲸鲨翻巨浪,搅得海风刺骨。漫引得,鲁连愁绝。宁蹈东洋而死耳,有腰间,三尺铮铮铁。强弓射,扶桑裂!
东海客:
贺新郎·马关条约台湾沦陷,距今110周年。赋此赠友。仍用辛弃疾“把酒长亭说”原韵
慷慨樽前说。看风云、五洲变局,霸权瓜葛。众友羞谈甲午事,奇耻今生未雪。却两鬓、斑斑白发。报国当年曾热血,但常常、悲啸村边月。君读史,恨听瑟。
祖先昔日伤心别。有谁知、子孙何意?百年难合。总理咏诗惊四座,磊落中华风骨。望海峡、春愁如绝。最悔渔阳彭宠梦,为称王、借重匈奴铁;风浪起,身名裂。
吴彦:
贺新郎·用辛弃疾韵和东海、濯缨写马关条约110周年之作
堪与何人说?向沧溟、余怀恰似,一坡藤葛。已报弹冠夸先富,忍见寒庐霜雪。官共贾、东窗频发。安得长天清如洗,破层云万里生明月?天不语,放悲瑟。
知兵总使心无别。望烽烟、戈矛虽利,散沙难合。但有拜金如命者,便有柔颜媚骨。看雾晦,何年消绝?水击三千江河涌,驾艨艟要借民心铁。听鼓角,撼山裂。
杨逸明:
甲午书感
百廿年前战一场,重温饮恨细思量。
太多权贵汪精卫,几个将军邓世昌?
凌弱总能频肆暴,御凶偏未自图强。
教狼刮目相看法,只有从今不做羊!
无以为名:
甲午东海寄托(十首)
时维甲午愤填胸,罪孽轻饶未警钟。
楚剑虽能争斩鳄,倭刀也敢试屠龙。
相持一峡输于怯,自缚三边拙在庸。
袒臂投鞭催踏白,沧浪为我洗烟烽。
我武惟扬广辟疆,江山偌大载沧桑。
红羊劫祸消犹在,白虎军机决未央。
城破那堪涂炭苦,水浑何忍钓竿忙。
天教壮气留三寸,敢引铧弓射日冈。
浊浪淘空证恶邻,挥戈反日警前因。
岛基如璧本归赵,倭种是夷非属秦。
鬭蚁连营谋溃坝,劫羊潜庙卧传薪。
大风歌处云飞檄,北府犹能护要津。
不甘雌伏每狂颠,走卒居然得手先。
狐试叩关威假虎,鹰筹伐国力援蝉。
磨针定海铜为柱,赶石归山水作鞭。
还我缺壶容唾血,啸歌东进太平船。
宵小公然启衅多,舞戈瀛海弄风波。
乍窥龙蜕徒呼蟹,略嗅龟膏妄化鼍。
虽远必诛如犯我,以蛮相埒怎容他。
耘除癣疥东隅净,异域频传击壤歌。
日下扶桑未式微,暗流汹涌佩柔韦。
一隅孤愤淹还抑,万顷深仇蘸又挥。
横臂笑螳蛮用力,捋须欺虎病扬威。
扣舷长啸蜺云裂,尺八声中跋扈归。
弩射腥潮海未平,烟氛近逼铁笳鸣。
捐嫌已养痈成患,负耻才尝胆结晶。
恩赦犬牙仍反噬,罪逃鳌足竟横行。
樱花谢处徒妖艳,只欠东风去廓清。
岛似枯鱼待宰鲜,扬眉擂鼓上楼船。
沙虽涣散能填海,石竟优柔不补天。
佯斥隔墙倭影吠,忍听邻榻鬼鼾眠。
冲冠一怒中流聚,请剑心横折槛前。
碣石封疆拭战痕,东巡戟指旧辕门。
沙填口角牙城险,火灼眉端眼界昏。
山窘苟延青一脉,海腥空返碧三魂。
沉舟侧畔龙文剑,不忿鸡窗舞晓暾。
折戟沉沙不复雄,摩挲髀肉叹杯弓。
乌衣巷口六朝雨,赤壁滩头三国风。
既已鲸吞归岛北,何曾虎视伏波东。
八千子弟今安在,补我金瓯一缺中。
蒋世鸿:
甲午战争百廿周年祭
百廿年间恨岂微?沧桑依旧被包围。
马关过后争平等,龙首昂时鉴是非。
酩酊常谈倭寇黠,翩翾屡见海鸥飞。
只今钓岛犹零落,未解苍茫何日归。
满江红·甲午杞忧
百廿春秋,匆匆过、风交雨杂。东向看、一群倭寇,叫嚣凶狎。海战硝烟因日起,扶桑气焰连涛压。痛那时、大厦竞倾颓,余萧飒。
念民族,遭践踏。将国土,当回答。甚怀柔换取,两相融洽?梦且贪眠酣不醒,祸来趁夜频还沓。问兵戎、他日若重来,还容纳?
水龙吟·甲午战争百廿周年寄怀
海天东望苍茫,怒涛千丈抟风暴。扶桑戾气,清廷羸态,酿成凶兆。倭寇疯狂,北洋沉溺,输赢分晓。恨当时腐败,官荒国是,赔民泪,缘无道。
百廿年间遗笑。问儿孙、几番凭吊?寻常事体,万千龙种,归尊堂庙。浩浩神州,悠悠岁月,及吾之老。唤春秋梦醒,江山就列,树乾坤纛!
有关“甲午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
有关“甲午战争”的诗句有:1. 海怒涛狂卷①,卢沟碧血横流。
神州积弱耻蒙羞。
2. 国恨家仇知否? 碎骨粉身殉节②,挥刀斩贼擒酋。
3. 百年奋战 捍金瓯。
胜利凯歌高奏。
4. 注:① 指甲午海战。
5. ② 北洋水师“志远号”军舰官兵以舰撞敌,献身殉国。
6. 甲午诗词 作者:秋瑾7.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8.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9.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10.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为纪念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诗句
诗歌描述历史向来是件棘手的事,过于贴合则易僵硬,过于超脱易消解掉历史的厚重。
长诗《甲午》的创作与研讨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 ,以史为线索,诗意诗情迸发而有节。
《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曾是胡松夏读鲁院时的指导老师,《甲午》的创作给他惊喜。
他指出,“长诗是个大工程。
《甲午》不是军人的文件,也不是重新叙述历史,而是站在自己的审美立场上重新建构历史。
”商震强调,胡松夏对历史的解读是诗性的,在不断激励自己,在历史中看到军人的使命和诗人的责任,并对历史人物做了重新判断。
诗作显示出作者对历史事件的重新组合能力,让整部长诗叙事和抒情达到了平衡,“而一首好诗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达到二者的平衡” 。
...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笔记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2、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3、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4、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说明《马关条约》与瓜分中国狂潮的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课程讲解】 知识点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根本原因: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日本大陆政策 说明:日本是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
(2)导火线(直接原因或借口):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爆发:1894年7月,丰岛战役 3、名称由来: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因此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4、主要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 (1)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2)黄海大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中弹牺牲。
北洋舰队损失严重,但主力尚存。
可惜李鸿章命令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迎战,日军夺取了制海权。
(3)辽东半岛之战: A、辽东半岛之战:黄海大战之后,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
中国守将不战而逃,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敌,最终战败。
B、旅顺大屠杀: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四天大屠杀,杀害两万多中国人,其罪行令人发指。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4)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
日军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投降,遭到严词拒绝。
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知识点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年 2、地点:日本马关 3、签约人:李鸿章 4、条约内容: 5、条约危害: 6、条约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7、与之前条约的不同之处: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8、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2)主观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贫穷落后;统治者避战求和,妥协退让;清军军备废弛等 (3)客观原因:日本为了称霸世界,早有预谋。
知识点三:瓜分中国狂潮 1、导火线: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①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②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2、瓜分中国狂潮的表现: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3、“门户开放”政策 A、背景:列强在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
B、时间:1898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的 C、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D、实质: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各国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拓展延伸】 1、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对中国: ①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③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 ⑤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日本: 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对远东: 列强在远东矛盾加剧,争夺为主。
2、 《马关条约》与瓜分中国狂潮的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马关条约》的签订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俄法德三国制造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 《马关条约》的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致使中国京津地区受到安全威胁;中国东南沿海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受到收缩和损害。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了还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掠夺从沿海深入到内陆。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从此,列强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
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本习题解答】 1、26页材料研读 黄海大战之后,日本很快登陆辽东半岛,占领旅顺后进行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制造了旅顺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揭露了日本凶残野蛮的真面目。
2、26页问题思考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具的国家。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证明,海洋已经成为侵略者来袭的主要方向,近代中国海防松弛,有海无防,...
谭嗣同的绝命诗
1898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儡台,重新训政,继而大肆的搜捕维新党人.康有为在英国人的保护下逃到了香港,梁启超也在日本人的保护下来到了日本.谭嗣同则拒绝了出逃的建议,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倡也.有之,请从嗣同始."他决心为变法而献身.在监狱中,谭嗣同的那首"狱中题壁诗"更是传诵至今,妇孺皆知.然而根据历史学家黄彰健的考证,这首诗是梁启超的伪作.首先怀疑梁启超伪造谭嗣同血诗的是王照.王照,戊戌变法前的吏部侍郎.变法开始以后,屡次上述陈述新政,为光绪所重用,变法开始一个月后,被赏三品衔,以四品京堂候补.戊戌政变以后,王照也被抄家查办,王照因此也逃到了日本.在日本,王照住的地方和康有为仅一墙之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王照经常听到康梁两个舜蠓咆蚀?伪造戊戌变法的历史,其中就包括躺私通血书的事件.今人黄彰健先生的考证也证实了这一点.这首流传甚广的血诗,的确是有梁启超提供并首先在日本流行起来的.据梁启超说,这首诗还被日本人谱成乐曲,广为传唱:望门投宿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么一首好诗,怎么可能是伪造的呢?原来的又是怎么样的呢?黄彰健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历史学家的伟大在这时候得到了体现:历史是不会被隐蔽的,事实永远是事实,他可以遮蔽一时,但是乌云终究是要散去的,历史真实的面目终究是要恢复的.他经过一番周折,真的找到了原诗.从表面上看,原诗和伪造的差不多,似乎伪造是多此一举,原诗是:望门透趾思张俭, 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 留将公罪后人论.第一句: "望门透趾思张俭"被改成"望门投宿思张俭".张俭是后汉书中的人物.张俭因为畏罪而逃跑,但是他的亲友因此而受到株连,有十几个人被杀,家乡也被毁掉.意即:今天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我不会向张俭一样逃跑而连累了亲友.改动两个字,但是意思没变.第二句: "直谏陈书愧杜根"被改成"忍死须臾待杜根".杜根也是后汉书中的人物.东汉宣帝时,杜根认为安帝已经长大,可以亲政了,便向太后上书请其还政.太后则把他抓起来给杀了.谭嗣同在这里是说,他虽然没有向太后上书,请其归政,有愧于杜根.梁启超改过的诗,仍无碍诗义.第三句:"手掷欧刀仰天笑"被改成"我自横刀向天笑"欧刀在古代是行刑的时候用的刀.原诗是说,戊戌政变前,面对复杂的政治形式,既不应该向彰健那样溜之大吉,也不应该向杜根一样直谏,必须要诉诸武力.但是现在我们策划的武装反抗并没有成功,我谭嗣同也视死如归,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是梁启超改过的诗把意思全部改变了.以政变后的"横刀"的被动性来改变政变前"掷刀"的主动性,没有了武装夺权的意向.这其实正是康梁的目的所在.他们从来不愿意承认武装夺权的行动,而谭嗣同的这句诗却把这一行动赤裸裸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他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第四句:"留将公罪后人论"被改成"去留肝胆两昆仑".在清朝刑律里有"文武官犯公罪"的条款,是指因公事失错致罪,但是不至于谋反.在谭嗣同看来,维新派人士在那种情况下,武装夺权,迫不得已.光绪的密诏让他们不要违背太后,但是康有为并没有执行,相反却想围攻颐和园.谭嗣同认为这样的做法即使有错,也是公罪,是非得失,还是留给后人去讨论了.谭嗣同是诗更加的坦白,但是对于康梁来说,公罪也是罪,谭嗣同竟然承认自己有罪,这句是非改不可了.这句改了之后也更加豪迈,也是全诗中最为精彩的一笔.戊戌政变过去已经100多年了,而这首流传颇广的狱诗又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历史是不会被人玩弄的,它终究是要向世人展现它本来的面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474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关于谦让的古诗句
- 有晨字的诗词-有晨字的诗词歌赋
- 以秀字开头的诗句-以秀字开头的诗句5个字
- 以噎开头的诗句-以噎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真理”的诗句有哪些?
- 歌颂海南 诗词 歌颂海南的诗句
- 形容心情美好的诗词
- 那么悲伤的关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呢
- 关于秋天丰收的诗句
- 带有闻字的诗句
推荐赏析
- 红色古诗词-红色古诗词不低于两分钟
- 含月的诗词-连续两句含月的诗词
- 含冬字的诗句有哪些-含冬字的诗句有哪些小学
- 含有白字的诗句100首-含有白字的诗句100首带拼音
- 关于写人的诗句古诗-关于写人的诗句古诗大全
- 关于写景的诗词-关于写景的诗词古诗
- 含有成语的古诗词-含有成语的古诗词名句
- 带有醉字的诗词-带有醉字的诗词辛弃疾
- 端午有名的诗词
- 含有清幽的诗句
推荐汉语
- 「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渡湘江》杜审言唐诗鉴赏
- 爱一个人的诗词-爱一个人的诗词怎么做
- 描写人物的古诗词大全-描写人物的古诗词大全集
- 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写一首你课外积累的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 形容春景的诗词名句
- 带有锼字的诗
- 李清照的诗词名句是啥
- 写夏夜的古诗词
- 人字结尾的诗句-人字结尾的诗句大全
- 乡村诗词名句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
-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
-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