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_列传卷三十七译文
-
查阅典籍:《梁书》——「梁书·列传卷三十七」原文
谢举字言扬,是中书令谢览之弟。幼年好学,能谈玄理,舆谢览齐名。谢皋年十四,曾赠选曲五言诗,受到这曲的称赞。世人因此说:“姓王的有养、炬,姓谢的有览、举。”养、炬是王筠、王泰的小名。谢举初任秘书郎,后迁太子舍人,轻车功曹史,秘书丞,司空从事中郎,太子庶子,家令,掌东宫管记,深得昭明太子的赏识。秘书监任防出任新安郡太守之时,以诗向谢举告别说:“如果想念老年人,便深记老夫的寄托。”他被人重视就像这样。曾经在侍宴,高祖向谢举咨询谢里,谢举对答:“识艺超过臣甚远,惟饮酒不如臣。”高祖大悦。转任太子中庶子,仍掌管记。
天监十一年,迁侍中。十四年,出任宁远将军、豫章内史,施政宽和,甚得民心。十八年,入朝任侍中,领步兵校尉。普通元年,出任贞毅将军、太尉临川王长史。四年,入朝任左民尚书。同年迁任吏部尚书,不久因公事被免职。五年,起用任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六年,再任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不久迁任吏部尚书,接着又加任侍中。出任仁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政清刑简,百姓受其德政感化,境内肃然。被罢郡守回京城,吏民赴朝廷请求为他立碑,下韶允许。太逼二年,入任侍中、五兵尚书,未就职,迁任吏部尚书,侍中照旧。谢举祖父谢庄,在奉伐两次掌管官吏的选举,至谢举三次任此职,这在前代是没有的。
谢举年轻时博览群书而能融会贯通,尤其擅长老、庄玄理和佛理。任晋陵郡太守时,常舆义僧轮换讲解佛经,征士何胤从虎丘山赶来听讲。盛况竟然如此。在此之前,渡长江而来之人卢广精通儒学,是国子博士,讲解经学时仆射徐勉以下的人都去听讲。谢举席地而坐,多次指出卢广的错误,辞理超俗,卢广深为叹服,就将所执麈尾赠给他,赐予他珍贵的座席。
四年,加任侍中。五年,任尚书右仆射,侍中照旧。大同三年,因病陈请辞职,转任右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当年,出任云麾将军、吴郡太守。先前,何敬容任郡守有政縯,人称“何吴郡”,及谢举当政,声誉大致相等。六年,入任侍中、中书监,未就职,迁任太子詹事、翊左将军,侍中照旧。谢举父谢满,在齐代以此官而终,谢举多次上表乞求改任,未获准,过了很久方去任职。九年,迁任尚书仆射,侍申、将军照旧。谢举虽居宰相位,不愿意参预时务,多次藉有病请求解职,皇上则赐给他假期,并亲笔开处方,并赐给皇上用药。他竟如此受到皇帝的恩遇。遣年,以本官参预铨选事。
太清二年,迁任尚书令,侍中、将军照旧。这年,侯景侵犯京师,谢举死在围城内。韶令追赠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尚书令照旧。文集在战乱中全部丢失了。
二子谢禧、谢嘏,均少年成名。谢嘏,太清年间,历任太子中庶子,出任建室太守。
何敬容字国礼,庐江人。祖父攸之,任宋朝太常卿;父昌珝,任齐朝吏部尚书:均闻名于当时。 何敬容以名门之后,刚成年就娶尚齐武帝女长城公主为妻,授驸马都尉。天监初年,任秘书郎,历任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丞,迁任扬州治中。出任建安内史,清廉公正有政縯,民吏都称赞他。回京授黄门郎,累迁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侍中,司徒左长史。普通二年,再任侍中,领羽林监,不久又领本州大中正。随即又署理吏部尚书,选拔官吏审慎严明,号为称职。四年,出任招远将军、县璺太守,为政能体察民情,断案如神,任职四年,政绩为天下第一。吏民到朝廷请求为他树碑,得到允许。左通二年,入朝任中书令,未就职,仍任吏部尚书,领右军将军,不久加任侍中。中大通元年,改任太子中庶子。
何敬容身高八尺,肤色白皙有美须眉。持重端庄,衣冠尤为鲜丽,每在朝堂之际,其仪容必出入之上。三年,迁任尚书右仆射,参掌选事,侍中照旧。当时仆射徐勉参掌机密,因病请求辞职,便推举敬容继任,所以授敬容此职务。五年,迁左仆射,加任宣惠将军,设置佐史,侍中、参掌照旧。大同三年正月,朱雀门失火,高担对群臣说:“此门太小,我正想重建,遂遭天火。”群臣相视而不答。何敬容说:“此所谓陛下‘先于天而天不违,。”当时人认为这是名对。不久迁任中权将军、丹阳尹,侍中、参掌、佐史照旧。五年,入任尚书令,侍中、将军、参掌、佐史照旧。
何敬容久处朝廷,熟知往事,而且聪明干练,熟悉政务,勤于文书,清晨办事,夜以继日。自晋、宋以来,宰相均以文辞自娱,衹有敬容勤于政务,被世人鄙视。当时萧琛之子萧巡。很有轻薄之才,就作卦名诗舆离合诗嘲笑他,敬查若无其事,不屑舆他计较。
十一年,因妾弟费慧明任导仓丞,夜盗官米获罪,被禁司执捕送到领军府。当时河东王誉任领军将军,敬容写信为慧明开脱,誉即将信上奏。高祖大怒,交御史审决,御史中丞张绾上奏敬容挟私欺骗皇帝,应当陈尸街头示众,韶令特许免职作罢。当初,天监年间,有僧人释实志,曾遇敬容,对他说:“君后必富贵,但最终是何败何罢了。”当敬容任宰相后,以为姓何的人为害于己,因此压制同宗,使之不能作官,到此方知为河东王所败。
中大同元年三月,高祖到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敬容请求听讲,得到允许。又允许他初一、十五向皇帝问候。不久起用为金紫光禄大夫,未就职,又加任侍中。敬容往日的宾客门生又像往日一样得意,希望他再被重用。会稽人谢郁致书告诫说:我这个草野之人已经听说,您得以朝夕瞻仰君主出入禁门,醉尉不敢呵斥,死灰复燃总是有它逐渐燃起的根源,真应停止,真应停止!所以我先向您祝贺,又将要吊念您。昔日流言一起,周公旦便逃往东方;燕国的书信刚到,子孟便不再入境。圣贤受到不实指责时应先自责,不曾因受到时人仇恨去求救。而且在龙门曝鳃的鱼,不会留恋杯中之水;在天际飞翔的鸟,岂会留恋鸟笼之粮。为什么呢?因为它的依托已盛大了。过去您头戴“纳言”的帧巾,腰间佩带鸣玉,穿着珍贵的紫貂皮衣步入文昌署,戴着用蝉纹装饰的高帽直趋武帐,可谓气派呀。不以此时推荐才士,稍报圣主之恩;今正像袁盎所说因过受责,却还企求朝廷,埋怨朝廷,我认为您不该采取这种做法。昔日宝婴、杨埂得罪明主,他们不能谢绝宾客,还结交朋党,最终没有得到福禄,反而更加重了祸患。我为您忧虑的正是这一点。人们所以还遣样跟随在您的门下,未必都是感怀您的仁惠,有灌夫、任安那样的情义,而是有戒于翟公在门上大书的感慨世态炎凉那样的话,希望您重新得到重用。在思过之曰,而怀有被再重用的心念,不可成为智者的主张。您应当闭门思过,不要与人交往,在钟阜修筑茅屋,悠闲自得地度日,颢见可怜的意念,表露等待终了的情怀,三思孔子关于改过的言论,考虑子贡关于改过的譬喻,让众人不再说您的坏话,在书册史乘中得到自救,逭就是所说“失之束隅,收之桑榆”。如此。让明主闻知,还是有希望的。我是田野之人,虽穴居所幸我不怨恨贫穷简陋,耻于天下之士不替您说明道理,因此披肝沥胆,表示情素,君侯当能明察。
太清元年,迁任太子詹事,侍中照旧。二年,侯景袭击京师,敬容从家中移住官署。当初,侯景在涡阳退败,朝廷未得到确实消息,传言的人就说侯景的部将反叛,侯景基本人与众人都已死,朝廷以此事忧虑。敬容不久被太子召见,太宗对他说:“淮北始有消息,侯景定能免死,不像传言那样。”敬容对答说:“侯景若能死去,实在是朝廷的福气。”太宗听了脸面失色,问他原故。敬容说:“侯景是翻覆叛臣,最终要乱国的。”逭年,太宗多次在玄圃自讲《老》、《庄》二书,学士昱茎当时寄居詹事府,每天去听讲。堑容对县茎说:“昔日置曲之衰落正是由于崇尚玄学所致,以至于使胡人占领中原。今E1太子仍然崇尚圭、蓝,恐非正道,难道我们又要有战乱之祸吗?”不久±猛叛乱,他说的话应验了。三年正月,堑窖在受围困的京城去世,韶令追赠仁威将军,原来担任的官职照旧。
何氏志从晋司空充、宋司空尚以来,世代信佛,并建立塔寺;至敬容又舍弃住宅在束部建立佛寺,趋势者为他捐钱建造,敬容并不拒绝,因而佛寺堂宇修饰十分宏丽,当时轻薄人称佛寺为“众造寺”。到敬容被免职离开住宅时,衹有常用器物及袋中衣物而已,竟没有多余的财货,当时人又因此而称赞他。
子名墼,任秘书丞,早卒。
陈吏部尚书姚察日:从魏之正盘以及酉置,以玄虚为高,以放诞为贵,尚书丞郎以上官吏,不理文案,全由令史办理。到了江左,此风更盛,衹有卞壸将台阁的政务,极想综理,医孚对他说:“卿如此之忙,不是很辛苦吗?”宋世王敬弘身为尚书省长官,却不看公文,崇尚风流,影响深远。做官的衹署文牍不问政务,称为清贵;而恭谨勤恳不懈怠的人,却终身滞留在鄙俗的职位上。这样在朝的人不讲纲常法度,下面的人不能尽职尽责。小人得势或许是这个原由。呜呼!伤风败俗,却不醒悟。西晋衰落,战乱频仍,这是势所必然。何敬容有所预感,却被讥笑,可惜呀。
谢举 何敬容
谢举,字言扬,中书令览之弟也。幼好学,能清言,与览齐名。举年十四,尝 赠沈约五言诗,为约称赏。世人为之语曰:“王有养、炬,谢有览、举。”养、炬, 王筠、王泰小字也。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轻车功曹史,秘书丞,司空从事中 郎,太子庶子,家令,掌东宫管记,深为昭明太子赏接。秘书监任昉出为新安郡, 别举诗云:“讵念耋嗟人,方深老夫托。”其属意如此。尝侍宴华林园,高祖访举 于览,览对曰:“识艺过臣甚远,惟饮酒不及于臣。”高祖大悦。转太子中庶子, 犹掌管记。
天监十一年,迁侍中。十四年,出为宁远将军、豫章内史,为政和理,甚得民 心。十八年,复入为侍中,领步兵校尉。普通元年,出为贞毅将军、太尉临川王长 史。四年,入为左民尚书。其年迁掌吏部,寻以公事免。五年,起为太子中庶子, 领右军将军。六年,复为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俄徙为吏部尚书,寻加侍中。出 为仁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清静,百姓化其德,境内肃然。罢郡还,吏民诣阙请 立碑,诏许之。大通二年,入为侍中、五兵尚书,未拜,迁掌吏部,侍中如故。举 祖庄,宋世再典选,至举又三为此职,前代未有也。
举少博涉多通,尤长玄理及释氏义。为晋陵郡时,常与义僧递讲经论,征士何 胤自虎丘山赴之。其盛如此。先是,北渡人卢广有儒术,为国子博士,于学发讲, 仆射徐勉以下毕至。举造坐,屡折广,辞理通迈。广深叹服,仍以所执麈尾荐之, 以况重席焉。
四年,加侍中。五年,迁尚书右仆射,侍中如故。大同三年,以疾陈解,徙为 右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其年,出为云麾将军、吴郡太守。先是,何敬容居郡 有美绩,世称为何吴郡。及举为政,声迹略相比。六年,入为侍中、中书监,未拜, 迁太子詹事、翊左将军,侍中如故。举父綍,齐世终此官,累表乞改授,敕不许, 久之方就职。九年,迁尚书仆射,侍中、将军如故。举虽居端揆,未尝肯预时务, 多因疾陈解。敕辄赐假,并手敕处方,加给上药。其恩遇如此。其年,以本官参掌 选事。太清二年,迁尚书令,侍中、将军如故。是岁,侯景寇京师,举卒于围内。 诏赠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尚书令如故。文集乱中并亡逸。
二子禧,嘏,并少知名。嘏,太清中,历太子中庶子,出为建安太守。
何敬容,字国礼,庐江人也。祖攸之,宋太常卿;父昌珝,齐吏部尚书;并有 名前代。敬容以名家子,弱冠选尚齐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天监初,为秘 书郎,历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丞,迁扬州治中。出 为建安内史,清公有美绩,民吏称之。还除黄门郎,累迁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 侍中,司徒左长史。普通二年,复为侍中,领羽林监,俄又领本州大中正。顷之, 守吏部尚书,铨序明审,号为称职。四年,出为招远将军、吴郡太守,为政勤恤民 隐,辨讼如神,视事四年,治为天下第一。吏民诣阙请树碑,诏许之。大通二年, 征为中书令,未拜,复为吏部尚书,领右军将军,俄加侍中。中大通元年,改太子 中庶子。
敬容身长八尺,白皙美须眉。性矜庄,衣冠尤事鲜丽,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三年,迁尚书右仆射,参掌选事,侍中如故。时仆射徐勉参掌机密,以疾陈解,因 举敬容自代,故有此授焉。五年,迁左仆射,加宣惠将军,置佐史,侍中、参掌如 故。大同三年正月,硃雀门灾,高祖谓群臣曰:“此门制卑狭,我始欲构,遂遭天 火。”并相顾未有答。敬容独曰:“此所谓陛下‘先天而天不违’。”时以为名对。 俄迁中权将军、丹阳尹,侍中、参掌、佐史如故。五年,入为尚书令,侍中、将军、 参掌、佐史如故。
敬容久处台阁,详悉旧事,且聪明识治,勤于簿领,诘朝理事,日旰不休。自 晋、宋以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为世所嗤鄙。时萧琛子巡者,颇有 轻薄才,因制卦名离合等诗以嘲之,敬容处之如初,亦不屑也。
十一年,坐妾弟费慧明为导仓丞,夜盗官米,为禁司所执,送领军府。时河东 王誉为领军将军,敬容以书解慧明,誉即封书以奏。高祖大怒,付南司推劾。御史 中丞张绾奏敬容挟私罔上,合弃市刑,诏特免职。初,天监中,有沙门释宝志者, 尝遇敬容,谓曰:“君后必贵,然终是何败何耳”。及敬容为宰相,谓何姓当为其 祸,故抑没宗族,无仕进者,至是竟为河东所败。
中大同元年三月,高祖幸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敬容请预听,敕许之。又 有敕听朔望问讯。寻起为金紫光禄大夫,未拜,又加侍中。敬容旧时宾客门生喧哗 如昔,冀其复用。会稽谢郁致书戒之曰:“草莱之人,闻诸道路,君侯已得瞻望朝 夕,出入禁门,醉尉将不敢呵,灰然不无其渐,甚休,甚休!敢贺于前,又将吊也。 昔流言裁作,公旦东奔;燕书始来,子孟不入。夫圣贤被虚过以自斥,未有婴时衅 而求亲者也。且曝鳃之鳞,不念杯杓之水;云霄之翼,岂顾笼樊之粮。何者?所托 已盛也。昔君侯纳言加首,鸣玉在腰,回豊貂以步文昌,耸高蝉而趋武帐,可谓盛 矣。不以此时荐才拔士,少报圣主之恩;今卒如爰丝之说,受责见过,方复欲更窥 朝廷,觖望万分,窃不为左右取也。昔窦婴、杨恽亦得罪明时,不能谢绝宾客,犹 交党援,卒无后福,终益前祸。仆之所吊,实在于斯。人人所以颇犹有踵君侯之门 者,未必皆感惠怀仁,有灌夫、任安之义,乃戒翟公之大署,冀君侯之复用也。夫 在思过之日,而挟复用之意,未可为智者说矣。君侯宜杜门念失,无有所通,筑茅 茨于钟阜,聊优游以卒岁,见可怜之意,著待终之情。复仲尼能改之言,惟子贡更 也之譬,少戢言于众口,微自救于竹帛,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此,令 明主闻知,尚有冀也。仆东皋鄙人,入穴幸无衔窭,耻天下之士不为执事道之,故 披肝胆,示情素,君侯岂能鉴焉。”
太清元年,迁太子詹事,侍中如故。二年,侯景袭京师,敬容自府移家台内。 初,景于涡阳退败,未得审实,传者乃云其将暴显反,景身与众并没,朝廷以为忧。 敬容寻见东宫,太宗谓曰:“淮北始更有信,侯景定得身免,不如所传。”敬容对 曰:“得景遂死,深是朝廷之福。”太宗失色,问其故。敬容曰:“景翻覆叛臣, 终当乱国。”是年,太宗频于玄圃自讲《老》、《庄》二书,学士吴孜时寄詹事府, 每日入听。敬容谓孜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 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三年正月,敬容卒 于围内,诏赠仁威将军,本官并如故。
何氏自晋司空充、宋司空尚之,世奉佛法,并建立塔寺;至敬容又舍宅东为伽 蓝,趋势者因助财造构,敬容并不拒,故此寺堂宇校饰,颇为宏丽。时轻薄者因呼 为“众造寺”焉。及敬容免职出宅,止有常用器物及囊衣而已,竟无余财货,时亦 以此称之。
子,秘书丞,早卒。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魏正始及晋之中朝,时俗尚于玄虚,贵为放诞,尚书丞郎 以上,簿领文案,不复经怀,皆成于令史。逮乎江左,此道弥扇,惟卞壸以台阁之 务,颇欲综理,阮孚谓之曰:“卿常无闲暇,不乃劳乎?”宋世王敬弘身居端右, 未尝省牒,风流相尚,其流遂远。望白署空,是称清贵;恪勤匪懈,终滞鄙俗。是 使朝经废于上,职事隳于下。小人道长,抑此之由。呜呼!伤风败俗,曾莫之悟。 永嘉不竞,戎马生郊,宜其然矣。何国礼之识治,见讥薄俗,惜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wenzhang/17391.html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