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诗词
-
道德经·第二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
春秋时期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老子
春秋时期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老子
春秋时期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476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登太白楼
- 蛇(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 同韩给事观毕给事画松石
- 如梦令(次韵子文邢文)
-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 蓦山溪(和清虚先生皇甫坦韵)
- 念奴娇(县圃达观赏岩桂)
- 【南吕】一枝花 行乐
-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 醉落魄(无言哽噎)
热门名句
-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
-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 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
-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咄嗟叱咤 [duō jiē chì zhà]
- 一瓣心香 [yī bàn xīn xiāng]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fēn jiǔ bì hé,hé jiǔ bì fēn]
- 截长补短 [jié cháng bǔ duǎn]
- 千刀万剁 [qiān dāo wàn duò]
- 撩虎须 [liáo hǔ xū]
- 运筹出奇 [yùn chóu chū qí]
- 薄暮冥冥 [bó mù míng míng]
- 开口见喉咙 [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
- 出疆载质 [chū jiāng zài zhì]
推荐词语
- 科室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悍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东井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典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灯伎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厄莎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抵拄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金丹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辩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本言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