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诗词鉴赏
-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诗词鉴赏】
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现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员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康生活。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但是这种虚拟有它的根据,就是佛道两教都对社会人生抱着虚无否定的态度,认为世人对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扰攘纷争,全是虚幻无意义的,只有清净无为,靠精神力量去寻求精神的解脱——成仙成佛,才是有意义的。这副对联就反映了这种崇尚虚无的理论。
佛家的观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就其现象说似乎是真,是有;就其本质说是假,是无。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称为“俗谛”;后者才是真理,所以称为“真话”。这副对联就是本着这种唯心的理论来嘲笑世俗人的。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曹雪芹要批判否定他所厌恶的那个社会现实,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而佛道两家也是否定现实社会的,就自然成了曹雪芹现成的理论武器。须要辨明的是,作者并不是要通过其著作来宣扬宗教教义,而是根据他的需要把某些宗教观念拿来为我所用。曹雪芹是极其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否则他就不会竭一腔心血来写这样一部五彩摈纷的《红楼梦》了。我们读《红楼梦》,主要应该看作者所描绘的那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和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的启示,而对带有虚无色彩的说教,则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清楚的认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8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西江月(十一)
- 望江南(天上月)
- 浪淘沙(辛未中秋与文尉达可饮)
- 海棠春(再用韵)
- 满庭芳(赴信日舟中别次膺十二钗)
- 水调歌头(饮芜湖雄观亭)
- 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高灵胜,寄呈三十韵
-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
-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 古风(登高望四海)
热门名句
-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 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挥戈返日 [huī gē fǎn rì]
- 鸾凤和鸣 [luán fèng hé míng]
- 心乡往之 [xīn xiāng wǎng zhī]
- 七步成诗 [qī bù chéng shī]
- 公道合理 [gōng dào hé lǐ]
- 荒唐无稽 [huāng táng wú jī]
- 牛角之歌 [niú jiǎo zhī gē]
- 高蹈远举 [gāo dǎo yuǎn jǔ]
- 巷议街谈 [xiàng yì jiē tán]
- 条分节解 [tiáo fēn jié jiě]
推荐词语
- 斧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红茶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悍辟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白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戆愚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跟上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残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的便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发旺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节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