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昌平岛》沈佺期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这首诗作于诗人赴贬地驩州途中。诗人在《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中,曾有“南浮涨海”之语。翻过大庾岭后,诗人进入今广西境内,取道海上,向流贬之地前进。这首诗便是写“南浮涨海”前经昌平岛时的所见所感。
【原文】
早发昌平岛
解缆春风后,鸣榔晓涨前。
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
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
【赏析】
首联点出题目中“早发”二字,并暗示时值春天。在春风吹拂的早晨,诗人乘坐的船儿解开了缆绳,扬帆出海。船工们以长木叩船,以协调动作。“晓涨”的“晓”字,暗示船儿解缆启程之早。从解缆于春风之后,鸣榔在晓涨之前所传达出的心境看,诗人并没有什么“南浮涨海人何处”的孤寂感,反而使人感到呈现于眼前的是一种明丽景象。接下来的四句,描写早发昌平岛时所见。“阳乌”即太阳,以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得名。“积气”,指天。一轮朝阳从海上升起,北归的大雁落在烟波浩渺的江边;放眼海上,天地相连,波光粼粼,水天相接。对于一个赴贬地途中的人,欣赏到如此美景,确实是不容易的。诗人在结尾二句却说:“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意思是说:对于一个去国离家的人来说,如果他失去了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崇高节操,而沉浸在眼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中,那是多么让人伤心的啊!言外之意则是表明,自己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所以,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丽,但自己心头终有一种寂寞清冷之感。
这首诗和诗人遭贬前在宫廷中所创作的诗歌相比,形式上已经摆脱了浮华艳丽的弊病,给人以清新明丽的感受。
【作者介绍】
沈佺期(656?—714 )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高宗上元进士,为协律郎,后历任通事舍人、给事中、考功郎。流放归,为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后升任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是继“初唐四杰”之后的著名诗人,高宗和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以写应制诗而闻名。但这些应制诗多为歌颂皇帝点缀升平之作。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0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笔墨官司 [bǐ mò guān sī]
- 鹤吊陶母 [hè diào táo mǔ]
- 左右手 [zuǒ yòu shǒu]
- 扯旗放炮 [chě qí fàng pào]
- 鹰击毛挚 [yīng jī máo zhì]
- 趁势落篷 [chèn shì luò péng]
- 不解之缘 [bù jiě zhī yuán]
- 野心勃勃 [yě xīn bó bó]
- 穷年累世 [qióng nián lěi shì]
- 毛骨耸然 [máo gǔ sǒng rán]
推荐词语
- 津渡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跋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龟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改道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弓梢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逼法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壁垒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公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鼓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柄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