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三十八首(其四)》陈子昂唐诗鉴赏
-
【原文】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四
乐羊为魏将(12),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13),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14)。
孤兽犹不忍(15),况以奉君终(16)。
【注释】
(12)食子殉军功:典出《战国策·魏策一》。
(13)且:一作“尚”。
(14)麑:幼鹿。。
(15)犹:一作“且”。
(16)况:一作“矧”。
【赏析】
这是《感遇诗》的第四首。诗人借两则对比鲜明的历史故事,夹叙夹议,借古讽今,抒发自己对时事的深沉感慨。全诗质朴刚健,寄寓遥深。诗中写了两个历史人物:乐羊和秦西巴。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把其子杀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赏了他的军功,但是觉得他心地残忍,因而并不重用他。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侍卫。中山君孟孙到野外去打猎,猎到一只小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老母鹿一路跟着,悲鸣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认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王子。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疏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岂能有忠心呢?一个怜悯孤兽,私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他对国君肯定是能忠心到底的。
陈子昂作这两首诗是有感而发的,当时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杀了许多唐朝的宗室,甚至杀了太子李宏、李贤、皇孙李重润。上行下效,满朝文武大臣为了效忠于武则天,作了许多自以为“大义灭亲”的残忍事。大臣崔宣礼犯了罪,武后想赦免他,而崔宣礼的外甥霍献可却坚决要求判处崔宣礼以死刑,头触殿阶流血,以表示他不私其亲。陈子昂对这种残忍奸伪的政治风气十分厌恶。但是又不能正面谴责,因而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首咏史诗,实质上是一首针砭当时政治风气的讽谕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说它“刺武后宠用酷吏淫刑以逞也”,是道出了诗人旨意的。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3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菩萨蛮(上元)
- 论诗三十首·二十五
-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 采莲曲二首
- 除夜宿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
- 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
- 酹江月(暇日登新楼,望扬州于云烟缈之间,寄赵南仲端明)
- 江南柳·隋堤远
- 洞仙歌(癸亥生朝和居厚弟韵,题谪仙像)
- 浪淘沙(送子似)
热门名句
-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
-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 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七老八倒 [qī lǎo bā dǎo]
- 长往远引 [cháng wǎng yuǎn yǐn]
- 鸣雁直木 [míng yàn zhí mù]
- 顿口无言 [dùn kǒu wú yán]
- 外宽内忌 [wài kuān nèi jì]
- 聊胜于无 [liáo shèng yú wú]
- 谨终慎始 [jǐn zhōng shèn shǐ]
- 茵席之臣 [yīn xí zhī chén]
- 雄文大手 [xióng wén dà shǒu]
- 杨柳宫眉 [yáng liǔ gōng méi]
推荐词语
- 甘鲜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堠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倍摘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附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丹台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广略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百牢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结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抚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骨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