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三十八首(其四)》陈子昂唐诗鉴赏
-
【原文】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四
乐羊为魏将(12),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13),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14)。
孤兽犹不忍(15),况以奉君终(16)。
【注释】
(12)食子殉军功:典出《战国策·魏策一》。
(13)且:一作“尚”。
(14)麑:幼鹿。。
(15)犹:一作“且”。
(16)况:一作“矧”。
【赏析】
这是《感遇诗》的第四首。诗人借两则对比鲜明的历史故事,夹叙夹议,借古讽今,抒发自己对时事的深沉感慨。全诗质朴刚健,寄寓遥深。诗中写了两个历史人物:乐羊和秦西巴。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把其子杀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赏了他的军功,但是觉得他心地残忍,因而并不重用他。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侍卫。中山君孟孙到野外去打猎,猎到一只小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老母鹿一路跟着,悲鸣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认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王子。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疏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岂能有忠心呢?一个怜悯孤兽,私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他对国君肯定是能忠心到底的。
陈子昂作这两首诗是有感而发的,当时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杀了许多唐朝的宗室,甚至杀了太子李宏、李贤、皇孙李重润。上行下效,满朝文武大臣为了效忠于武则天,作了许多自以为“大义灭亲”的残忍事。大臣崔宣礼犯了罪,武后想赦免他,而崔宣礼的外甥霍献可却坚决要求判处崔宣礼以死刑,头触殿阶流血,以表示他不私其亲。陈子昂对这种残忍奸伪的政治风气十分厌恶。但是又不能正面谴责,因而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首咏史诗,实质上是一首针砭当时政治风气的讽谕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说它“刺武后宠用酷吏淫刑以逞也”,是道出了诗人旨意的。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3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
-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 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
-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顾盼自雄 [gù pàn zì xióng]
- 出洋相 [chū yáng xiàng]
- 代为说项 [dài wéi shuō xiàng]
- 除旧布新 [chú jiù bù xīn]
- 卖官贩爵 [mài guān fàn jué]
- 安常守故 [ān cháng shǒu gù]
- 胆粗气壮 [dǎn cū qì zhuàng]
- 嘴直心快 [zuǐ zhí xīn kuài]
- 好学不厌 [hào xué bù yàn]
- 更弦易辙 [gēng xián yì zhé]
推荐词语
- 击落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归首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驳换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羝氲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洁诚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裁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惨绝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旱獭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暴淫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金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