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李群玉诗鉴赏
-
【作品介绍】
《黄陵庙》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此诗通过对黄陵庙前美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红裙少女来而复去经过的描述,刻画了一个船家女子的形象,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
【原文】
黄陵庙
黄陵庙前莎草春⑴,黄陵女儿蒨裙新⑵。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注释】
⑴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⑵蒨(qiàn):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红色。
【白话译文】
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景象清新美好。一位红裙少女翩然来到黄陵庙前的湖上。她唱歌而来,驾船而去,水面还飘散着她的一串歌声。只见小船渐去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
【赏析】
黄陵庙是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祀庙,又叫湘妃祠,坐落在洞庭湖畔。这首诗虽然以“黄陵庙”为题,所写内容却与二妃故事并不相干。诗中描写的是一位船家姑娘,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这是黄陵女儿即将出现的具体环境。美丽的大自然仿佛正在等候以至在呼唤着一位美丽姑娘的到来。莎草碧绿,正好映衬出船家姑娘的动人形象。
“黄陵女儿蒨裙新”,一位穿着红裙的年轻女子翩然而至,碧绿的莎草上映出了艳丽的红裙。“蒨裙”,本已够艳的了,何况又是“新”的。在莎草闪亮的绿色映衬下,不难想见这位穿着红裙的女子妩媚动人的身形体态。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是写女子驾船而去。而船后还飘传着她的一串歌声。诗人出神地凝望着,只见小船向着洞庭湖水面渐去渐远,直至消失。“水远山长”,形象地写出诗人目送黄陵女儿划着短桨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的情景。“水远山长”四字还像一面镜子,从对面照出了怅然迷茫、若有所失的诗人的形象。
《黄陵庙》使用了写意的白描手法。诗人完全摆脱了形似的摹拟刻画,忠实地描写了自己的感受。绿草映出的红裙留给诗人的印象最深,他对黄陵女儿的描画就只是抹上一笔鲜红的颜色,而毫不顾及穿裙女子的头脚脸面。登舟、举桨与唱歌远去最牵动诗人的情思,他就把“轻舟”、“短櫂”、歌声以及望中的远水长山,一一摄入画面。笔墨所至,无非是眼前景、心中事,不借助典故,也不求花俏,文字不矫饰,朴实传神,颇有“豪华落尽见真淳”之美。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6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 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
-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聊胜一筹 [liáo shèng yī chóu]
- 受之有愧 [shòu zhī yǒu kuì]
- 缘薄分浅 [yuán bó fèn qiǎn]
- 优哉游哉 [yōu zāi yóu zāi]
- 扶摇万里 [fú yáo wàn lǐ]
- 力不副心 [lì bù fù xīn]
- 密云不雨 [mì yún bù yǔ]
- 蚕食鲸吞 [cán shí jīng tūn]
- 鼓角齐鸣 [gǔ jiǎo qí míng]
- 托凤攀龙 [tuō fèng pān lóng]
推荐词语
- 隔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逋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浮浅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眷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函洛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博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包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抚拍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惇固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官逋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