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崔国辅唐诗鉴赏
-
【原文】
采莲曲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xù;序),指水塘边。“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是活而有力。“玉溆花争发”,这句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诗人很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介绍】
崔国辅,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公元713年-公元741年(开元年间)进士,官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部。公元742年-756年(天宝年间)贬为晋陵(今江苏常州)司马。以五言绝句著称。其诗多拟南朝乐府民歌,写宫闺、田园儿女之情,含思婉转,风格清新活泼。原有集,已失传。《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55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 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
-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破家荡业 [pò jiā dàng yè]
- 蹈常习故 [dǎo cháng xí gù]
- 风雨共舟 [fēng yǔ gòng zhōu]
- 知情不举 [zhī qíng bù jǔ]
- 落落穆穆 [luò luò mù mù]
- 西风斜阳 [xī fēng xié yáng]
- 张唇植髭 [zhāng chún zhí zī]
- 一望无际 [yī wàng wú jì]
- 漫天蔽野 [màn tiān bì yě]
- 弄盏传杯 [nòng zhǎn chuán bēi]
推荐词语
- 尽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白蔕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宾属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峻剂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贱物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涣衍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计程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辅翊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焕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避李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