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础知识
-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9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忆秦娥(若无置酒朝元亭,师厚同饮作)
-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 咏怀(湛湛长江水)
- 寡人之于国也
- 满庭芳(和王常令双莲堂)
- 古风(桃花开东园)
- 水调歌头(次韵高才卿恭叔见贻生日因以为寿)
- 浣溪沙(三月三日)
- 采桑子(瑞香)
-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
热门名句
-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修德慎罚 [xiū dé shèn fá]
- 三百瓮齑 [sān bǎi wèng jī]
- 肘腋之变 [zhǒu yè zhī biàn]
- 云迷雾锁 [yún mí wù suǒ]
- 播糠眯目 [bō kāng mǐ mù]
- 革面洗心 [gé miàn xǐ xīn]
- 东山复起 [dōng shān fù qǐ]
- 请功受赏 [qǐng gōng shòu shǎng]
- 奉公守法 [fèng gōng shǒu fǎ]
- 寸木岑楼 [cùn mù cén lóu]
推荐词语
- 非孝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行恩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黄祥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关扃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和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班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恒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窜官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鬼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魂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