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鸿胪的拼音:hóng lú
鸿胪的词语解释
(鸿胪,鸿胪)
1. 官署名。
▶《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秦及汉初称典客,景帝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
▶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
▶北齐始置鸿胪寺,唐一度改为司宾寺,南宋、金、元废,明复之,清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郊庙行礼赞九宾,鸿声胪传之也。”
▶《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客还,鸿胪籍衣赍赐物多少以报主客,给过所。”
2. 指该官署官员。
▶唐·韩愈《袁氏先庙碑》:“始居华阴,为拓拔魏鸿胪。”
▶明·李东阳《十八日听传胪有作》诗:“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鸿胪的网络解释
鴻臚hóng lúㄏㄨㄥˊ ㄌㄨˊ
- 職官名。周置大行人之職,秦稱為「典客」,北齊稱為「鴻臚寺」。主掌朝貢慶弔的贊導相禮。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頌讚:「故漢置鴻臚,以唱拜為讚,即古之遺語也。」
鸿胪的近义词:
鸿胪的反义词:
鸿胪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古诗文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 成帝河平元年省之,并大鸿胪。
- 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 大鸿胪商丘成力战获反将张光。
- 鸿胪井刻石位于旅顺黄金山下。
- 等级1的鸿胪寺就可以加入联盟。
- 石统,历任射骑校尉、大鸿胪。
- 入隋,历鸿胪卿、左卫大将军。
- 、鸿胪卿同正员、同节度副使。
- 五日,以【悠蓝草】为大鸿胪。
- 以展治政才能,3年后迁大鸿胪。
- 光宅元年(684),由鸿胪寺改置。
- 今遣兼大鸿胪程爽,谥曰忠武。
- 汉成帝时,典属国并入大鸿胪。
- 鸿胪寺:处理联盟事务的建筑。
- 回语鸿胪曰:“待诏第几手耶?
- 召拜通直散骑侍郎,守鸿胪卿。
- 后复任光禄大夫、大鸿胪等官。
- 后历任大鸿胪、光禄勋、卫尉。
- ”汉显宗乃以大鸿胪魏应代之。
- 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节的机构。
鸿的组词(开头是鸿的词语)
- 鸿罿
- 鸿悆
- 鸿重
- 鸿校
- 鸿奬
- 鸿毳
- 鸿厘
- 鸿水
- 鸿塞
- 鸿昧
- 鸿口
- 鸿等
- 鸿条
- 鸿作
- 鸿胄
- 鸿荫
- 鸿都学
- 鸿称
- 鸿宾
- 鸿濑
胪的组词(结尾是胪的词语)
- 鹓胪
- 小传胪
- 逆胪
- 列胪
- 鸿胪
- 汉胪
- 句胪
- 腹胪
- 觕胪
- 粗胪
- 传胪
- 钞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ciyu/6098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词语
- 荆阮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播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进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阿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过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高台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雌竹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鸨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蟼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摆铺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推荐汉语
- 「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隔」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李清照关于爱国的诗词
- 新春诗词-新春诗词祝福语
- 描写春天的优美诗词句
- 经典现代爱情诗词-经典现代爱情诗词大全
- 带有郐字的诗
- 苏轼豪放诗词名句
- 表达喜欢你的诗词
- 纳兰容若的诗词全集-纳兰容若的诗词全集下载
- 写思乡的诗句大全
-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词-描写清明节的古诗词带动作朗读视频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
- 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
-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 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