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龈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kěn, yín,
部首:齿
笔画:14
结构:左右
异体字:齦,龂,齗,㸧,
五笔:HWBE
仓颉:YUAV
四角:27732
笔顺:竖横竖横撇捺折竖折横横折撇捺
「龈」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龈(齦)yín(一ㄣˊ)
1、〔齿龈〕包住齿颈的黏膜组织,粉红色,内有血管和神经。亦称“牙龈”;通称“牙床”;有的地区称“牙花子。”
2、查询·新华字典
2、(齦)
其他字义
龈(齦)kěn(ㄎㄣˇ)
1、同“啃”。
UNICODE
龈字UNICODE编码U+9F88,10进制: 40840,UTF-32: 00009F88,UTF-8: E9 BE 88。
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gum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gums
「龈」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龈
齦 yín
〈名〉
(1) 牙根肉,牙龈 [gum of teeth]。围绕牙颈及覆盖上下颌牙槽的组织;泛指牙槽及其四周的软组织
琢齿依龈,三岁无君。——《太玄·密》
(2) 又如:龈龈(争辩的样子;欢笑的样子);龈齶(牙床和腭。比喻事物的根底)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龈」
齦【亥集下】【齒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6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康很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很切,音懇。《說文》齧也。《揚子·太玄經》琢齒依齦。《韓愈·曹成王》蘇枯弱彊齦其姦猖。
又《廣韻》《集韻》起限切,音近遣。《廣韻》齧聲。
又《廣韻》語斤切《集韻》《正韻》魚斤切《韻會》疑斤切,音䖐。《韻會》齒根肉。
说文解字中的「龈」
说文解字
齦【卷二】【齒部】
齧也。从齒聲。康很切
说文解字注
(齦)齧也。此與豕部豤音義同。疑古衹作豤。齦者後出分別之字也。今人又用爲齗字矣。从齒。聲。康很切。十三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龈」
yín
①齿根肉。扬雄《太玄·密》:“琢齿依龈,君自拔也。”
②见“龈龈”。
kěn
咬;喟。韩愈《曹成王碑》:“苏枯弱强,龈其奸猖。”龈同音字:慚, 酼, 蔳, 穁, 耥, 褕,
龈同部首字:慚, 酼, 蔳, 穁, 耥, 褕,
龈同笔画字:慚, 酼, 蔳, 穁, 耥, 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040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凔」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以鸡字开头的诗句-以鸡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匈奴”的诗句有哪些?
- 杨贵妃诗词-杨贵妃诗词李白
- 请古文诗词爱好者告诉我一些表现比较淡然洒脱.或者淡淡忧伤的诗句词
- 启明星的古诗句
- 有哪些感谢同事诗句
- 月三诗词
- 关于元宵节的对联诗句
- 描写玫瑰花的诗句
- 燕子古诗词-有关燕子的寓意好的古诗词
热门赏析
- 关于雪的古诗句有哪些
- 关于秋天的诗句有那些
- 含有海的古诗句
- 关于思念朋友的诗句有-关于思念朋友的诗句有哪些
- 跟秋字有关的古诗词
- 含送的诗句-含送的诗句大全
- 含中的诗词-含中的诗词大全
- 含有松字的诗句100首
- 含有山的古诗句有什么
- 含有七的诗句-含有七的诗句有
热门知识
- 入字结尾的诗词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必须背的文言文诗句和古诗词 高中语文苏教版文言文
- 《上元夜》崔液唐诗鉴赏
- 表示很无奈的古诗词
- 劝人珍惜时间的古诗词有哪些
- 写春雨的诗句古诗-写春雨的诗句古诗大全
- 苏轼写山水的诗词
- 带有碓字的诗
- 表达思念的诗词名句
- 描述感情的诗词-描述感情的诗词有哪些
热门诗文
- 上盐城令述德诗
- 中年(漠漠秦云淡淡天)
- 忆王孙(冷红叶叶下塘秋)
- 经沙苑(野水泛长澜)
- 郭郎儿近拍(仙吕调)
- 瑞龙吟(章台路)
- 【双调】殿前欢 省悟
- 念奴娇(亲情拾得一婢,名念奴,雪中来归)
-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 和崔会稽咏王兵曹厅前涌泉势(茂德来征应)
热门名句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 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