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衲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nà,
部首:衤
笔画:9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PUMW
仓颉:LOB
四角:34227
笔顺:捺折竖撇捺竖折撇捺
「衲」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衲nà(ㄋㄚˋ)
1、僧衣。
2、
2、僧人:老衲。
3、同“纳”。
UNICODE
衲字UNICODE编码U+8872,10进制: 34930,UTF-32: 00008872,UTF-8: E8 A1 B2。
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patch up
造字法
形声:从衤、内声
English
mend, sew, patch; line; quilt
「衲」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衲 nà
〈名〉?
(1) 僧徒的衣服,常用许多碎布补缀而成,因即以为僧衣的代称 [Buddhist cassock]
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休。——白居易《赠僧自远禅师》
(2) 又如:衲子(衲为僧衣。故借称僧徒为衲子);衲衣(僧衣);衲袄(和尚所穿的大袖上衣);衲裙(僧人的衣裳);衲帛(丝织物品)
(3) 僧徒自称或代称 [monk]
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戴叔伦《题横山寺》
(4) 又如:老衲;衲子(指僧徒);衲衣(代称僧人);衲师(僧侣);衲徒(僧人,僧众);衲僧(和尚,僧人)
词性变化
◎ 衲 nà
〈动〉
(1) 缝补,补缀 [(of clothes)mend;patch up]
拘挛补衲,蠹文已甚。——钟嵘《诗品诗》
(2) 又如:衲裰(布块补缀成的短袍);纳头(用破布补缀而成的布片子;补丁很多的衣服);衲帛(织绣);衲被(曾经补缀的被子);衲衣(衲头。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衲袍(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
(3) 引申为缀合而成之意 [assort]。如:百衲本二十四史
(4) 密针缝纫。同“纳” [stitch]。如:衲鞋底;衲线(缝缀用的线)
康熙字典中的「衲」
衲【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奴荅切《集韻》諾荅切,音納。《廣韻》補衲,紩也。
又僧衣曰衲。《蘇軾詩》欲敎乞食歌姬院,故與雲山舊衲衣。
又百衲,琴名。
又《集韻》儒稅切,音汭。義同。《玉篇》或作納。
说文解字中的「衲」
古汉语字典中的「衲」
nà
和尚的衣服。和尚穿的衣服多用碎布拼纳而成,由此得名。僧衣也叫衲衣。
【又】和尚的代称或自称。戴叔伦《题横山寺》:“老衲供茶碗,夕阳送客舟。”衲同音字:茍, 狤, 㑘, 韭, 䡃, 㖅,
衲同部首字:茍, 狤, 㑘, 韭, 䡃, 㖅,
衲同笔画字:茍, 狤, 㑘, 韭, 䡃, 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093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照字诗词 含有照字的诗句
- 以胡字开头的诗句
- 表达愿意和一个人相守一生的诗句有哪些
- 在外国遇到好人的诗句
- 描写“红花”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皓字的诗句
- 含有席字的诗句
- 有关詹天佑资料和爱国诗句(现代诗古诗都行)
- 有关风华的诗词
- 描写“羞涩”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赏析
- 关于菊的诗词-关于菊的诗词名句
- 关于松的古诗句-关于松的古诗句有哪些
- 关于自强不息的诗句古诗
- 关于鲁迅的诗词-关于鲁迅的诗词或名言
- 含有晴字的诗句有哪些
- 含美的诗句大全
- 关于夫妻的诗句-关于夫妻的诗句古诗词
- 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句子
- 关于写水的诗句-关于写水的诗句和内涵
- 含有水字诗句-含有水字诗句有哪些
热门知识
- 带有铭字的诗-带有铭字的诗词
- 喜字结尾的诗句
- 写壮志的诗句-写壮志的诗句有哪些
- 带有癃字的诗
- 带有佈字的诗-带有布字的诗句
- 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词有哪些
- 爱国主义现代诗词-爱国主义现代诗词大全
- 人美景美的经典诗句
- 乡村美景的诗句-关于乡村美景的诗句
- 苏轼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