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侦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zhēn,
部首:亻
笔画:8
结构:左右
异体字:偵,遉,
五笔:WHMY
仓颉:OYBO
四角:21282
笔顺:撇竖竖横竖折撇捺
「侦」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侦(偵)zhēn(ㄓㄣ)
1、探听,暗中察看:侦探(a.暗中探寻机密或心情;b.做侦察工作的人)。侦查。侦缉(侦查缉捕)。侦察。侦破。侦听。侦讯。
UNICODE
侦字UNICODE编码U+4FA6,10进制: 20390,UTF-32: 00004FA6,UTF-8: E4 BE A6。
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detect、investigate、scout
造字法
形声:从亻、贞声
English
spy, reconnoiter; detective
「侦」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侦
偵、遉 zhēn
〈动〉
(1) (形声。从人,贞声。本义:探伺,暗中察看)
(2) 同本义 [spy;do detective work]
外令兄弟求其纤过,内使御者侦伺得失。——《字汇》
(3) 又如:侦知(探知;暗中查明);侦伺(窥探,伺望);侦者(侦探敌情的人)
(4) 问,卜问。凭借占卜来寻求预言 [divinate]
《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礼记》
(5) 又如:侦问(探问)
(6) 侦察 [reconnoiter]
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文选·沈约·齐故字陆昭王碑文》
(7) 又如:侦谍(从事侦察的密探);侦巡(侦察巡逻);侦哨(侦察岗);侦候(侦察,侦探)
查询·新华字典
词性变化
查询·新华字典
◎ 侦
偵 zhēn
〈名〉
探子;间谍 [detective]
生疑为宋人之侦,姑伪应之。——《聊斋志异》
侦组词(常用词组)
侦察、侦察兵、侦察员、侦破、侦缉、侦探、侦探小说、侦听、侦讯
康熙字典中的「侦」
偵【子集中】【人部】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丑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丑成切,音檉。也,探伺也。《杜預·左傳註》諜者曰游偵,亦謂之閒諜。《後漢·淸河孝王傳》內使御者,偵伺得失。《循吏任延傳》止罷偵候戍卒。一作。《鶡冠子·王鈇篇》諜足以相止。《註》偵同。
说文解字中的「侦」
说文解字
偵【卷八】【人部】
問也。从人貞聲。丑鄭切文十八 新附
古汉语字典中的「侦」
侦同音字:弨, 苐, 沮, 呮, 迬, 㑔,
侦同部首字:弨, 苐, 沮, 呮, 迬, 㑔,
侦同笔画字:弨, 苐, 沮, 呮, 迬, 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129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描写山林的诗句有哪些-
- 海 诗词 描写海的唯美诗句
- 一年级下必背古诗词-一年级下必背古诗词文件
- 咏茶花诗词-咏茶花诗词七绝
- 关于描写洞头大门风景的诗句
- 佛缘空谷禅韵表达的诗句
- 关于彩云的诗句
- 古人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平安的诗句
- 茶叶的制作过程步骤 诗句有哪些
热门赏析
- 含有树的诗句古诗大全
- 含龙字的诗词
- 关于磨难的诗句-关于磨难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年少的诗句
- 含有船字的诗句100首
- 和姑苏城有关的诗词
- 关于写雪的诗词有哪些
- 含有出字的诗句有哪些
- 含柳的诗句有哪些-送别含柳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师生情的诗句古诗词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 玲珑四犯·水外轻阴
-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 啼鸟(我遭谗口身落此)
- 减字木兰花(用前韵示知命弟)
-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
- 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 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
- 摸鱼儿(重过西湖)
- 洞仙歌(仙吕调)
-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热门名句
-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 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
-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