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缁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zī,
部首:纟
笔画:11
结构:左右
异体字:緇,䊷
五笔:XVLG
仓颉:VMVVW
四角:22163
笔顺:折折横折折折竖折横竖横
「缁」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缁(緇)zī(ㄗ)
1、黑色:缁衣。缁帷。缁素(a.黑和白;b.借指僧人和俗人,因僧尼穿黑衣,而白衣是平常人穿的衣服)。缁黄(指和尚与道士)。
UNICODE
缁字UNICODE编码U+7F01,10进制: 32513,UTF-32: 00007F01,UTF-8: E7 BC 81。
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black
造字法
形声:从纟、甾声
English
black silk
「缁」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缁
緇 zī
〈形〉
(1) (形声。从糸( mì),甾( zī)声。糸,细丝,可以染上各种颜色。本义:帛黑色) 同本义 [silks black]
缁,帛黑色也。——《说文》
缁衣之宜兮。——《诗·郑风·缁衣》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韩非子·说林下》
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陆游《自小云顶上云顶寺》
(2) 又如:缁布(黑色的布帛);缁衣(本为古代用黑色的布帛做的朝服,后借以泛称黑色衣服;僧尼所穿青黑色的衣服);缁林(僧人聚集之处。缁,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
词性变化
◎ 缁
緇 zī
〈名〉
(1) 僧侣 [monks and priests]
游食缁黄,往来寄宿。——《聊斋志异》
(2) 又如:缁锡(僧人);缁子(和尚);缁林(僧界,僧众);缁徒(僧侣)
(3) 黑色僧服。亦指僧侣或作僧侣 [robes of monks]
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缁,去了。——《儒林外史》
(4) 又如:缁服(僧服);缁衲(僧衣。借指僧侣);缁锡(僧衣锡杖。僧人所用)
康熙字典中的「缁」
緇【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側持切《集韻》莊持切,音菑。《說文》帛黑色。《博雅》緇謂之皁。《釋名》緇,滓也。泥緇黑色者曰滓,此色然也。《詩·鄭風》緇衣之宜兮。《傳》緇,黑色。《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七入爲緇。《註》緅又復再染以黑,乃成緇矣。
又《正韻》旨而切,音枝。義同。
又《集韻》側几切,音。《韻會》壯仕切,音滓。《前漢·班固敘傳》涅而不緇。《註》師古曰:合韻音上聲。
又《集韻》側吏切,音胾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缁」
说文解字
緇【卷十三】【糸部】
帛黑色。从糸甾聲。側持切
说文解字注
(緇)帛黑色也。黑者、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也。考工記。三入爲纁。五入爲緅。七入爲緇。鄭注曰。玄色者、在緅緇之閒。其六入者與。从糸。聲。側持切。一部。按玉藻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注。純當爲緇。古文緇字、或作糸旁才。又周禮媒氏純帛注。純實緇字也。古緇以才爲聲。祭統王后蠶於北郊以供純服注。純以見繒色。論語今也純。鄭讀爲緇。鄭意今之䊷字、俗譌爲純耳。然則許書當爲䊷篆。解云古文緇。从糸、才聲。而缺者、豈從今書不從故書之例與。
古汉语字典中的「缁」
zī
黑色。《韩非子·说林下》:“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缁同音字:掸, 梞, 䓞, 菬, 痌, 埦,
缁同部首字:掸, 梞, 䓞, 菬, 痌, 埦,
缁同笔画字:掸, 梞, 䓞, 菬, 痌, 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233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 东的诗句-过江东的诗句
- 关于绿的现代诗句-关于绿的现代诗句有哪些
- 端午 诗词歌赋-端午 诗词歌赋 作文
- 关于写雪的诗句古诗大全
- 感恩父母的经典诗词
- 含有举字的诗句
- 含庚字的诗句
-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诗词
- 含有桥字的诗句100首
- 含有莎字的诗句
热门知识
- 写送别的诗句古诗-写送别的诗句古诗大全
- 带有漯字的诗
- 唐代诗词歌赋-唐代诗词歌赋盛行是哪一年
- 琵琶古诗词-琵琶古诗词歌曲大全
- 写兰诗句
- 带有鲤字的诗-带有鲤字的诗句
- 带有狼字的诗-带有狼字的诗句有哪些
- 推荐对孩子祝福的诗句
- 描述唯美爱情的古诗词
- 带有呤字的诗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