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衄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nǜ,
部首:血
笔画:10
结构:左右
异体字:衂,䶊䘐䏔,
五笔:
仓颉:
四角:
笔顺:
「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衄nǜ(ㄋㄩˋ)
1、鼻出血:鼻衄。
2、www.
2、损伤,挫败:败衄。
UNICODE
衄字UNICODE编码U+8844,10进制: 34884,UTF-32: 00008844,UTF-8: E8 A1 84。
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造字法
形声:从血、丑声
English
epistaxis, nosebleed; to be defeated
「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衄
衂 nǜ
〈动〉
(1) 鼻出血 [nosebleeding]
衄,鼻出血也。从血,丑声。——《说文》。俗字作衂
春不鼽衄。——《素问·金匮真言论》
此人奉使出门,卒尔鼻衄。——《大庄严论经》
(2) 泛指人体各部位的出血 [bleed]。如:耳衄;齿衄
(3) 畏缩 [shrink]
未战而退,先自摧衄,亦古之所忌。——《晋书》
(4) 挫折;挫伤;失败 [be defeated]
莫不衂锐挫铓。——左思《吴都赋》
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衄。——曹植《求自试表》
(5) 又如:衄折(失败,挫败);衄挫(衄折);衄痍(创伤);衄锐(挫其锋锐)
康熙字典中的「衄」
衄【申集下】【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www.
《唐韻》《集韻》《韻會》女六切,音忸。《說文》鼻出血也。《素問》鼻衄。
又脾移于肝,則爲驚衄。
又《廣韻》挫也。《綱目集覽》敗北曰衄。《曹植·求自試表》師徒小衄。《風俗通》且有强兵良謀,雜襲繼踵,每輒挫衄。
又《魏志·裴松之註》焦先竄于河渚閒,有竊問見今討吳何如。先不肯應,而謬歌曰:祝衄祝衄,非魚非肉,更相追逐。
又《集韻》而六切,音肉。義同。或作,俗作䘐。
说文解字中的「衄」
说文解字
衄【卷五】【血部】
鼻出血也。从血丑聲。女六切
说文解字注
(衄)鼻出血也。素問曰。鼻衄。又脾移熱於肝則爲驚衄。按諸書用挫衄者、縮朒字之假借也。縮朒者、退卻之意也。从血。丑聲。女六切。三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衄」
nǜ
①鼻孔出血。《太平广记》:“鼻衄,灸脚而愈。”
②挫败。曹植《求自试表》:“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衄。”衄同音字:眣, 㲳, 顿, 捡, 莍, 舀,
衄同部首字:眣, 㲳, 顿, 捡, 莍, 舀,
衄同笔画字:眣, 㲳, 顿, 捡, 莍, 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304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䴔」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赞美祝福祖国的诗词-赞美祝福祖国的诗词小学生
- 形容时间快的诗词-形容时间快的诗词句
- 怀念去世亲人的诗词 怀念逝去亲人姥姥姥爷的诗句
- 形容女子漂亮诗词
-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有-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有什么写三段
- 以荣开头的诗句-以荣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勤俭节约诗句古诗词
- 迎春古诗词-迎春古诗词大全
- 关于谦卑的诗句
- 赞美国学经典的诗词
热门赏析
- 带有黭字的诗
- 关于日出的诗句古诗-关于日出的诗句古诗并配图
- 含翎的诗句
- 含有雯的诗句-含有雯的诗句大全
- 关于鸡的诗句-李白关于鸡的诗句
- 反映科学哲理的诗句大全
- 关于光的诗句古诗-关于光的诗句古诗句
- 含李字的诗句-含李字的诗句霸气
- 关于饮酒的诗句-关于饮酒的诗句加赏析
- 含秋诗句-含秋诗句 飞花令
热门知识
- 大鹏诗词名句
- 带有冬的诗词-带有冬的诗词名字
- 形容风很大 风速很快的诗句 越多越好
-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名句大全
- 带有襘字的诗
- 刘禹锡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 表达感谢老师的古诗词
- 带有娌字的诗
- 宋代诗词歌赋-宋代诗词歌赋造诣很高的诗人
- 唯美的爱情诗句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