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洈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wéi,
部首:氵
笔画:9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IQDB
仓颉:ENMU
四角:37112
笔顺:捺捺横撇折横撇折折
「洈」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洈wéi(ㄨㄟˊ)
1、〔洈水〕河名,在中国湖北省。
UNICODE
洈字UNICODE编码U+6D08,10进制: 27912,UTF-32: 00006D08,UTF-8: E6 B4 88。
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洈」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洈 Wéi
〈名〉
(1) 水名 [Wei River]。出湖北省松滋县西南,至公安县流入界溪河
(2) 山名 [Wei mountain]。在今湖北省境内
洈山, 洈水所出,东入 繇。——《汉书》
康熙字典中的「洈」
洈【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www.
《廣韻》魚爲切《集韻》虞爲切,音危。水名,在南郡。《山海經》宜諸之山,洈水出焉。
又《唐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音詭。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洈」
说文解字
洈【卷十一】【水部】
水。出南郡高城洈山,東入繇。从水危聲。過委切
说文解字注
(洈)洈水。出南郡高城洈山。東入繇。城前志作成。水經注作城。南郡高成下曰。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過郡二。行五百里。水經江水篇曰。又東南當華容縣南。濔水入焉。又東南油水從西南來注之。油水篇曰。油水出武陵孱陵縣西畍。東過其縣北。又東北入於江。油水卽說文下文之油水。非漢志之繇水也。漢志洈入繇。繇入江。此在江北、而南入。南郡高城、華容在江北也。油水入江在江南、而北入。孱陵在江南也。然則繇、油同音而絕不相涉。酈注油水篇乃云孱陵縣白石山、油水所出。東逕其縣西與洈水合。洈出高城縣洈山。東逕其縣下。東至孱陵縣入油水。殊爲襲志語而謬誤。葢江北之洈水、繇水不可攷。乃以江南之油水當之也。山海經曰。宜諸之山、洈水出焉。南流注於漳。从水。危聲。過委切。十五部。師古音危。
古汉语字典中的「洈」
洈同音字:持, 覌, 咣, 枿, 泉, 剈,
洈同部首字:持, 覌, 咣, 枿, 泉, 剈,
洈同笔画字:持, 覌, 咣, 枿, 泉, 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432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詔」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以浮结尾的诗句
- 关于渴望知识的名言或诗句
- 以王字开头的七字诗句
- 古诗中与酒有关的诗句 诗词与酒
- 关于爱情的诗句
- 与朋友离别时的诗句-李白与朋友离别时的诗句
- 带有蒙字或焕字的诗句
- 最后一个字是飞的古诗词
- 赞美秋天红叶的古诗词
- 含有数字的诗句
热门赏析
- 风字开头的诗词句
- 含有润字的诗词3字
- 关于汤圆的诗词-关于汤圆的诗词和谜语
- 怀旧的古诗词-怀旧的古诗词有哪些
- 含锋的诗句
- 关于三峡的诗句古诗-关于三峡的诗句古诗李白
- 带有霙字的诗
- 关于食物的诗句古诗-关于食物的诗句古诗词
- 关于春水的诗句-关于春水的诗句有哪些
- 含十的诗句大全-含十的诗句大全唯美
热门知识
- 表示美好未来的古诗词
- 李清照生日的诗词
-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是中国神话吗
- 禅意诗词-荷花禅意诗词
- 辞字诗词
- 描写山水风景古诗词
- 带有美字的诗-带有美字的诗词有哪些
- 带有茫字的诗-带有茫字的诗词
- 形容要划清界线的诗句
- 写情侣的诗句
热门诗文
- 凉州词三首·其三
- 忆王孙·短长亭子短长桥
- 浣溪沙(写墨水仙二纸寄曾心传,并题其上)
- 汉宫春(题西山玉隆宫)
- 看花回(二之二·大石调)
- 红情(疏影、暗香,姜白石为梅著语,因易之曰红情、绿意以荷花荷叶咏之)
- 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
- 满江红(重九与张舍人)
- 谒金门(次京口赋)
- 菊花(尽借篱落看秋风)
热门名句
-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
-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