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蹚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tāng,
部首:足
笔画:18
结构:左右
异体字:撑,趟,踼,
五笔:KHIF
仓颉:RMFBG
四角:69114
笔顺:竖折横竖横竖横竖捺撇捺折竖折横横竖横
「蹚」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蹚tāng(ㄊㄤ)
1、从有水、草的地方走过去:蹚水过河。
2、
2、用犁、锄等把土翻开,把草锄掉:蹚地。
UNICODE
蹚字UNICODE编码U+8E5A,10进制: 36442,UTF-32: 00008E5A,UTF-8: E8 B9 9A。
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tread through mud and water
「蹚」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蹚 tāng
〈动〉
(1) 踩,踏 [trample]。如:蹚土马(方言。皮制袜筒);蹚家(指土匪);
(2) 引申为探路 [explore road]
等冈野调上伪军去蹚路,重新组织好队伍,继续前进时, 提幼虎早已转到前头一个小山梁上了。—— 李荣德《大雁山》
(3) 从浅水中走过去;涉过 [wade]。如:蹚水(从浅水中走过去);蹚过小河;蹚过泥淖
(4) 试验、试做 [try]。如:蹚一蹚、蹚一次
蹚组词(常用词组)
蹚浑水
康熙字典中的「蹚」
蹚【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他郞切,音湯。與踼同。跌踼,行不正也。
又抽庚切,音瞠。蹚,距也。或作。
又除庚切,音棖。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蹚」
说文解字
踼【卷二】【足部】
跌踼也。从足昜聲。一曰搶也。徒郎切
说文解字注
(踼)跌也。今本作跌踼也。恐是誤倒。吳都賦。䰟褫氣懾而自踼䟮者。劉曰。踼䟮、頓伏也。李引聲類。踼、跌也。漢書音義。䟮、崩也。从足。昜聲。徒郞切。十部。一曰槍也。別一義。木部曰槍、歫也。止部曰。歫、槍也。按踼與?音義同。?、歫也。
古汉语字典中的「蹚」
蹚同音字:醪, 嚠, 髂, 䥅, 藭, 糤,
蹚同部首字:醪, 嚠, 髂, 䥅, 藭, 糤,
蹚同笔画字:醪, 嚠, 髂, 䥅, 藭, 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441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与思念家乡有关的古诗句
- 韧劲诗词 形容“韧性”的诗句有哪些
- 咏梅著名的诗词歌赋
- 眉眼的诗词 描写眉眼的诗句
- 描写老地方的诗句
- 诗词在线翻译 诗句在线翻译成白话文
- 以邻开头的诗句-以邻开头的诗句接龙
- 九难诗词 含有九月的诗句
- 最美诗词歌赋大全
- 赞美樱花的古诗词-赞美樱花的古诗词1001无标题
热门赏析
- 含鹏字的古诗词
- 关于春雨诗句-关于春雨诗句的作文400字
- 含有及的诗句-含有及的诗句古诗
- 关于春夏的诗句-关于春的诗句
- 姬字开头的诗句-姬字开头的诗句7个字
- 带有狎字的诗
- 含花的诗句有哪些-含花的诗句有哪些的诗句
- 关于石的诗句-关于石的诗句古诗大全
- 关于荒凉的诗句
- 关于动物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动物的诗句古诗大全,八年级,以下
热门知识
- 苏轼经典诗词有哪些
- 十二月花神诗词 关于十二个月花的诗句
- 写中秋月的诗句大全
- 白居易的诗词-白居易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 描述春雨的诗词
- 形容建筑的现代诗词 描写现代和古建筑并存诗句
- 纱结尾的诗词
- 形容多年不见相聚的诗句
- 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古诗词 抒发怀才不遇的诗句
- 伤心古诗词-伤心古诗词名句大全
热门诗文
- 减字木兰花(再和)
- 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 无题(楚王好细腰)
- 永遇乐(绿阴)
- 摸鱼儿(随湖南安抚赵德修自长沙回至澛港,值其生日)
- 放言五首(赠君一法决狐疑)
-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 满庭芳·茶
- 应天长(夷则商吴门元夕)
- 蝶恋花·湘水经东安县东
热门名句
- 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 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
-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 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
-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