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撕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sī,
部首:扌
笔画:15
结构:左中右
异体字:斯,
五笔:RADR
仓颉:QTCL
四角:52021
笔顺:横竖横横竖竖横横横撇捺撇撇横竖
「撕」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撕sī(ㄙ)
1、用手把东西扯裂:撕开。撕破。撕碎。撕扯。撕毁。撕票(绑票的匪徒因勒索金钱的要求没得到满足而把掳去的人杀死)。撕心裂肺(形容极度悲伤)。
UNICODE
撕字UNICODE编码U+6495,10进制: 25749,UTF-32: 00006495,UTF-8: E6 92 95。
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rip、tear
造字法
形声:从扌、斯声
English
rip, tear; buy cloth
「撕」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撕 sī
〈动〉
(1) (形声。从手,斯声。“斯”也有表意作用,“劈开”。本义:扯裂)
(2) 同本义 [tear;rip]
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红楼梦》
(3) 又如:把纸撕成条儿;把墙上的标语撕下来;把一张报纸撕成两半;上衣在钉子上撕了一个口子;撕打(撕搏。扭扯殴打);撕罗(亦作:“撕逻”。排解);撕捋(分解,排解);撕剥(撕烂,扯碎)
(4) 零购布帛 [buy cloth]。如:撕八尺布
撕组词(常用词组)
撕扯、撕毁、撕裂、撕票,撕票儿、撕破脸皮、撕心裂肺、撕咬、撕抓
康熙字典中的「撕」
撕【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西。提撕也。《前漢·賈誼傳孩提註》謂提撕之。
又《集韻》相支切。與斯同。析也。詩云斧以斯之是也。
又山宜切,音褷。義同。或作廝。
说文解字中的「撕」
说文解字
斯【卷十四】【斤部】
析也。从斤其聲。《詩》曰:“斧以斯之。”息移切〖注〗,古文。
说文解字注
(斯)析也。以曡韵爲訓。陳風曰。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傳曰。斯、析也。叚借訓爲此。亦曡韵也。殷其靁傳曰。斯、此也。从斤。其聲。其聲未聞。斯字自三百篇及唐韵在支部無誤。而其聲在之部。非聲也。息移切。十六部。詩曰。斧㠯斯之。
古汉语字典中的「撕」
撕同音字:箶, 瑾, 䆮, 輛, 鞒, 嘬,
撕同部首字:箶, 瑾, 䆮, 輛, 鞒, 嘬,
撕同笔画字:箶, 瑾, 䆮, 輛, 鞒, 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633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碩」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你们知道怎么用名字组合的诗句
- 关于边塞的古诗词 描写边塞的诗句
- 带有安屿两个字的诗句
-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同类型诗句 重任千钧再奋蹄的重怎么念
- 中秋节有关诗句-中秋节有关诗句英文
- 描写聚会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聚会的诗句
-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词-有关元宵节的古诗词手抄报
- 古人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最好的是哪首 爱情的诗句 男女
- 古人如何露骨的把“我想你了”用诗句表达出来
- 赞美亭子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含有立夏的诗句
- 关于秋天美好的诗词-关于秋天美好的诗词原创
- 关于石的诗句古诗-关于石的诗句古诗大全
- 含有山水的诗句-含有山水的诗句两句
- 含有瑶字的诗句-含有瑶字的诗句唯美
- 关于描写春鸟的诗句
- 关于月字的诗句-关于月字的诗句有哪些越多越好
- 含梅字的诗词-含梅字的诗词有哪些
- 含彤的诗句-含彤的诗句有哪些
- 风流诗词名句-风流诗词名句唯美
热门知识
- 描写秋天丰收的诗词-描写秋天丰收的诗词七律
- 带无字的诗词句
- 写关于夏天的诗句-写关于夏天的诗句古诗
- 冷字开头的诗句-冷字开头的诗句7个字
- 《自洛之越》孟浩然唐诗鉴赏
- 带有糠字的诗
- 无题是谁写的诗句是什么 无题诗句
- 出字开头的诗句-出字开头的诗句7个字
- 表达时间过得很快的诗词
- 带有聍字的诗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