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罶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liǔ,
部首:罒
笔画:15
结构:上下
异体字:羀,
五笔:LQYL
仓颉:WLHHW
四角:60602
笔顺:竖折竖竖横撇折捺折撇竖折横竖横
「罶」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罶liǔ(ㄌ一ㄡˇ)
1、捕鱼的竹篓子,鱼能进去,不能出来。
UNICODE
罶字UNICODE编码U+7F76,10进制: 32630,UTF-32: 00007F76,UTF-8: E7 BD B6。
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fishing trap
「罶」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罶
羀 liǔ
〈名〉
捕鱼的竹篓子,鱼进去就出不来 [bamboo basket used in fishing]
鱼丽于罶。——《诗·小雅·鱼丽》
康熙字典中的「罶」
罶【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www.
《廣韻》力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力九切,音柳。《說文》曲梁,寡婦之笱,魚所留也。《爾雅·釋訓》凡曲者爲罶。《註》凡以薄爲魚笱者,名爲罶。
又《釋器》嫠婦之笱,謂之罶。《註》孫炎云:曲梁,其功易,故謂之寡婦之笱耳。非寡婦所作也。《詩·小雅》魚麗于罶。羀,同。
说文解字中的「罶」
说文解字
羀【卷七】【网部】
曲梁寡婦之笱。魚所畱也。从网、畱,畱亦聲。,羀或从婁。《春秋國語》曰:“溝罛。”力九切
说文解字注
(羀)曲梁寡婦之笱。魚所畱也。釋訓曰。凡曲者爲?。釋器曰。嫠婦之笱謂之?。小雅魚麗、苕華傳合之曰。?、曲梁也。寡婦之笱也。許說本之。按邶風傳云。梁、魚梁。衛風傳曰。石絕水曰梁。曹風傳云。梁、水中之梁。邶風傳云。笱所以捕魚也。句部云。笱、曲竹捕魚也。葢曲梁別於凡梁。寡婦之笱別於凡笱。曲梁者、僅以薄爲之。寡婦之笱、笱之敝者也。魚麗、美物盛多能?禮也。故言此曲梁寡婦之笱。而魚之多如是。苕之華、大夫閔時也。師旅並起。因之以飢饉。言三星在?。則無魚可知也。梁與笱相爲用。故詩云敝笱在梁。言逝梁必言發笱。若魯語曰。古者大寒降。土蟄發。水虞於是乎講罛?。取名魚。則非止曲梁寡婦之笱矣。从网畱。畱亦聲。力九切。三部。
()羀或从婁。三部四部合音。春秋國語曰。溝罛。魯語文。溝疑誤。古本葢作冓。冓猶交加也。今魯語作講。
古汉语字典中的「罶」
罶同音字:澅, 踐, 撨, 䋵, 蕕, 蝐,
罶同部首字:澅, 踐, 撨, 䋵, 蕕, 蝐,
罶同笔画字:澅, 踐, 撨, 䋵, 蕕, 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776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棐」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与鹏鸟有关的诗词名句
- 关于风的诗句 含有风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春月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春花的诗句古诗词
- 来几句关于流浪的经典诗句!
- 咏菊古诗词-咏菊古诗词全部
- 一年级古诗词-一年级古诗词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 描写“新月”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半夜的诗句有哪些 半夜醒来的诗句
- 云的古诗词-带有云的古诗词
- 有哪些带有轩字的诗句?古诗和现代诗都可以。
热门赏析
- 关于清明的诗词歌赋有哪些
- 含有两字的诗句有哪些
- 二 诗句-二诗句时
- 跟春天有关的诗词-跟春天有关的诗词句
- 关于成长的诗句古诗-关于成长的诗句古诗8句
- 关于熠的诗句-关于熠的诗句名字
- 关于鹊的诗句-关于鹊的诗句特征
- 桂林山水诗词-桂林山水诗词韩俞
- 含有来字的诗句-含有来字的诗句大全
- 含有韶字的诗句
热门知识
- 表达感恩的古诗词有哪些
- 带有沐字的诗词-带有沐字的诗词好取名字
- 带烁的诗词
- 小学生4年级必背古诗词
- 带有鴚字的诗
- 江字开头的诗词-江字开头的诗词五个字
- 带有夋字的诗
- 带有髠字的诗
- 唯美诗词名句大全
- 健康向上的古诗词作品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
-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