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牍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dú,

部首:片

笔画:12

结构:左右

异体字:牘,

五笔:THGD

仓颉:LNJNK

四角:24084

笔顺:撇竖横折横竖折捺捺横撇捺

「牍」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牍(牘)dú(ㄉㄨˊ)

1、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

2、

2、古代乐器名。

UNICODE

牍字UNICODE编码U+724D,10进制: 29261,UTF-32: 0000724D,UTF-8: E7 89 8D。
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writing tablet; documents, books

「牍」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牘 dú

〈名〉

(1) (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2) 同本义 [wooden tablets or slips for writing in ancient times]

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说文》

与人尺牍。——《史记·陈遵传》

削牍为疏。——《史记·游侠原涉传》。注:“木简也。”

吏乃书牍背示之。——《史记·周勃传》

握牍持笔。——杨修《答临淄侯笺》

(3) 又如:牍背(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后用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4) 引申为公文 [archives;documents]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5) 又如:牍尾(文书的末端);牍书(官署文书)

(6) 信件,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 [correspondance]。如:书牍;尺牍

(7) 书籍 [book]。如:史牍(史书);牍籍(簿籍);牍簿(簿书)

康熙字典中的「牍」

牘【巳集中】【片部】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讀。《說文》書版也。《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戰國策》取筆牘受之。《註》牘,書版也。《史記·倉公傳贊》緹縈通尺牘。《前漢·昌邑王傳》持牘趨謁。《註》師古曰:牘,木簡也。

樂器。《周禮·春官·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註》牘應雅敎其舂者,謂以築地。《疏》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孔,髤畫,以兩手築地。牘應雅敎其舂者,謂賔醉而出,奏祴夏。以此三器築地,謂之行節。《釋名》舂,撞也。牘,筑也。以舂築地爲節也。《韻會》毛氏曰:說文从片賣聲。當作賣。从罒非。

说文解字中的「牍」

说文解字

牘【卷七】【片部】

書版也。从片賣聲。徒谷切

说文解字注

(牘)書版也。牘專謂用於書者。然則周禮之版、禮經之方皆牘也。小宰注曰。版、戶籍也。宫正注曰。版、其人之名籍也。聘禮注曰。策、簡也。方、版也。李賢蔡邕傳注引說文而曰長一尺。按漢人多云尺牘。史記。緹縈通尺牘。此臣得用於君也。漢書。陳遵與人尺牘。主皆藏去。此施於儕輩者也。木部云。槧、牘樸也。然則粗者爲槧。精者爲牘。顔師古曰。形若今之木笏。但不挫其角耳。从片。聲。徒谷切。三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牍」


①古代写字用的狭长的木板。杨修《答临淄侯笺》:“握牍持笔。”
【引】书籍;文书。《后汉书·荀悦传》:“所见篇牍,一览鉴我能诵记。”《汉书·陈遵传》:“性善书,与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
②竹制乐器,舂地而发出的声音。《周礼·春官·笙师》:“舂牍,应雅以教祴乐。”

牍同音字:換, 裥, 铹, 㐤, 㟬, 酥,

牍同部首字:換, 裥, 铹, 㐤, 㟬, 酥,

牍同笔画字:換, 裥, 铹, 㐤, 㟬, 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803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