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梴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chān, yán,
部首:木
笔画:10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STHP
仓颉:DNKM
四角:42941
笔顺:横竖撇捺撇竖横折折捺
「梴」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梴chān(ㄔㄢ)
1、(木头等)长的样子:“松桷有梴。”
其他字义
梴yán(一ㄢˊ)
1、古通“筵”,垫席:“又必多为屋幕鼎鼓几梴壶滥。”
UNICODE
梴字UNICODE编码U+68B4,10进制: 26804,UTF-32: 000068B4,UTF-8: E6 A2 B4。
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long
「梴」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梴」
梴【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www.
《唐韻》丑延切《集韻》《韻會》《正韻》抽延切,闡平聲。《說文》木長貌。《詩·魯頌》松桷有梴。
又《揚子·方言》碓機也。自關而東謂之梴。
又《集韻》丑展切,音蕆。
又尸連切,音羶。
又陵延切,音連。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梴」
说文解字
梴【卷六】【木部】
長木也。从木延聲。《詩》曰:“松桷有梴。”丑連切
说文解字注
(梴)長木也。從木。延聲。丑連切。十四部。詩曰。松桷有梃。見商頌。毛云。長皃。按此篆疑後人所增。毛詩本從手作挺。不從木也。商頌音義曰。有挺、丑連反。又力鱣反。長皃。柔挺、物同耳。字音羶。俗作埏。又道德經音義曰。挺、始然反。河上云。和也。聲類云。柔也。字林云。長也。丑連反。一曰柔挻。方言云。取也。玉裁謂。挻埴字俗作埏。古作挻、柔也。陸氏於商頌云。挻、長皃。又云。柔挻物同。謂柔挻與長皃無二字也。於老子挻埴云。和也、柔也。而又引字林云長也。謂長與柔挻無二字也。陸氏毛詩本從手作挺。明甚。今本音義作木旁延。非也。白氏六帖於松柏類引詩松桷有埏。勑延切。字正作挻之俗字。是亦可以證商頌之本作挺也。五經文字木部有梴。云見詩頌。葢所據已爲誤本矣。故曰梴篆、淺人以誤本毛詩羼入者也。手部云。挻、長也。此正用商頌傳也。是說明、而治說文者可刪此篆矣。
古汉语字典中的「梴」
梴同音字:砩, 贾, 袔, 窌, 栠, 㳧,
梴同部首字:砩, 贾, 袔, 窌, 栠, 㳧,
梴同笔画字:砩, 贾, 袔, 窌, 栠, 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822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描写春草的诗句有哪些
- 有什么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 带有二字的诗句
- 跟“英国”有关的短诗句有哪些?
- 与端午节有关诗词作品
- 以红开头的诗句-以红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元宵节相关诗句-元宵节相关诗句诗人
- 雅字结尾的诗词
- 与扬州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 言 诗词-赞党七言诗词
热门赏析
- 含有傲字的诗句
- 含有鹿的诗句-含有鹿的诗句李白
- 关于写冬天的诗句-关于写冬天的诗句古诗
- 关于果树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承字的诗句
- 含有莲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雨水的诗句-关于雨水的诗句和谚语
- 含有君字的诗词名句
- 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词手抄报
- 古诗词描写四季
热门知识
- 霜雪诗词 描写霜雪的诗句
- 唯美伤感诗句大全-唯美伤感诗句大全2015
- 形容天长地久的诗句有哪些?
- 抒情诗词名句 经典
- 秋雨诗词大全
- 写荷花品质的诗句-写荷花品质的诗句和词语和句子
- 写竹的古诗句
- 写月的诗句-写月的诗句和感情
- 带有怒字的诗-带有怒字的诗句
- 诗词歌赋文章-繁体字诗词歌赋文章
热门诗文
- 春残(又是春残也)
- 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
- 普天乐·秋怀
- 玉楼春(度宗愍忌长春宫齐醮)
- 病起荆江亭即事(翰墨场中老伏波)
- 【南吕】一枝花_咏庄宗行乐
-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 阮郎归(咏夏十首)
- 翠羽吟
- 重叠金·壬寅立秋
热门名句
-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